書摘
一個人目前生命的情境狀態,都是歸諸於本身行為所創造出來的業,而非本人以外的外在原因。我們既不應該將目前的窘境歸咎於神,也不應該歸咎於命運或形勢。個人受苦於過去行為的事實,並非上帝律法上的不公允,而是他自己未能善循本命、依其本質,來如法妥善治理自己的生命所致。 大量的祈禱或敬拜並不會有太大的幫助,成天到處求神拜佛嚷嚷著:「神啊,神啊,神啊。」這樣對改變一個人的現狀並沒有助益,就好像一個小孩成天吵著要東西,整天哭喊著「爸比,爸比,爸比」。信念要比信仰更重要,透過追尋的過程而產生的堅強信念,可以幫助我們自己。在危機時刻,信仰並不能提供安慰,個人本身的信仰經常被證明是脆弱且令人失望的。信仰神主會落入機械式的俗套;不斷央求神賜予「恩惠」,並不能帶來自由和解脫。求道者必須持續地準備好自己以接受真實知識,那才是可以讓他開悟與解脫的知識。他必須尋找更深層次的知識,那是隱藏在表面事實與認知經驗底下及背後的真知。 引自 自己做好準備,才能獲得真知
49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