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资产是未来的费用
一、逻辑脉络
1. 资产是未来的费用,大多数资产最终会变成费用,不满足条件的费用,会以资产的形式暂时计入资产负债表中。
2. 国家的财政税务机关往往会规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这个法定年限是下限而非上限。低于规定的下限不被允许,而在下限之上则企业可以自由选择。
3. 错误地使用折旧年限使得财务报表不能反映真正经营状况,扭曲当期利润,还会造成成本及价格扭曲,以及资本性支出储备不足。
4. 公司的报表分为两类:财务会计报告和税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是公司的股东和经营管理者。税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是国家的财政税务机关。这两类报表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财务会计报告根据会计准则制定,而税务会计报告根据税法制定。
5. 研发分为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计入当期费用,被“费用化”;开发阶段的支出计入无形资产,被“资本化”。
6. 研发资本化的处理,短期可以美化利润,但从长期来看,在公司账面上形成的无形资产实为公司未来的费用,加大了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
二、本章亮点
《我们前面讲到,资产是未来的费用,不满足条件的费用,会暂时以资产形式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研发支出就属于后者,把研发支出计为资产的这个动作叫作研发支出的“资本化”。资本化后的研发支出会形成无形资产,在新产品进行销售的期间进行摊销。比如上例中,这种产品会销售10年,那么形成的无形资产会在这10年内进行摊销。》
《研究阶段的支出,是不可以被资本化的,计入当期费用,也叫作费用化;只有开发阶段的支出,才可以资本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研究阶段很有可能失败,未必会产出结果,所以要进行费用化处理;后期开发阶段,产品已经接近商业化,预计很快就可以转化为产品,会计政策允许把这部分进行资本化,作为公司的无形资产。》
《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研发的持续投入成为一种常态,科技公司每年都会开发大量的新产品。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核算方法是否还有意义呢?这值得深思。》
三、看法心得
要想看透财务报表真的需要扎实的行业知识背景,不然看这些折旧和摊销、研发资本化率等等,人家为什么是这个值,这个值合不合理,是不是真实反应公司经营情况等,如果自己不能判断这些,那财报就还是看了个寂寞。
四、关联书籍
无
金柳林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三章 股东的盈利底线
一、逻辑脉络 1. 财务上认定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的机会中的最高收益。 2. 通常认为,股东期...
-
第四章 利润是人造概念
一、逻辑脉络 1. 现金流是自然产生的,而利润是人为创造的。把现金流中的要素根据一定的规则...
-
第五章 资产是未来的费用
-
第六章 利润表上的经营逻辑
一、逻辑脉络 1. 我们看一桩生意,首先看生意的规模,其次看赚钱的空间—毛利润(率),这代...
-
第七章 主要且经常的利润最可贵
一、逻辑脉络 1. 主要且经常利润是未来可持续的利润。投资人更看重这种利润。 2. 根据盈利质...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