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OSPF
这一部分学起来要付出很多的时间,不仅知识点多,每个知识点下还会穿插着很多的概念需要去理解,否则根本搞不清楚。看完所有的内容,课后练习我一反常态做的一知半解,第二题直接是不会做,笔记写了30多页,满满的都是干货。
本章的学习目标列的很清楚,就是ospf工作原理和ospf配置。
第一部分 ospf工作原理
知识点一:了解设计OSPF的初衷
ospf的诞生主要是为了化解rip收敛慢、有环路、可扩展性不强的问题。
有环路:通过用as系统内的区域和区间来解决,区域内用SPF算法,区域间用链接原则避免环路。
收敛慢:通过支持出发更新,快速通告网络中的路由变化来解决
可扩展性:划分区域、区间来解决
还额外支持验证
知识点二:ospf五类报文
hello报文:建立维护邻居关系,选举DR BDR
DD报文:交换LSA和LSDB的摘要信息
LSR:请求交换LSDB
LSU:根据请求回复LSDB
LSACK:告诉对方收到了
知识点三:8种状态
前四种是建立邻居关系的状态:down➡️attempt➡️init➡️2-way
后四种是建立邻接的状态:
exstart➡️exchange➡️loading➡️full
知识点四:router id
和ip地址一样都是32位的,一般由管理员指定,没有指定的话,找逻辑接口的ip地址最大的,如果没有指定逻辑接口,就找物理接口里ip地址最大的。
知识点五:邻居和邻接
邻居:通过ospf接口向外发送hello报文,收到hello报文的router会检查参数,参数一致达到2-way就建立邻居关系。
插播后面判断hello报文是否合法
首先,判断network mask
其次,判断hello interval
然后,判断router dead interval
最后,判断options的e-bit
邻接:根据网络类型,只有当双方交换了DD报文,并同步了LSDB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邻接。
知识点六、邻居发现
康康router id所接收的合法的hello报文的邻居列表中有自己的router id,则认为已经建立了双向连接2-way。
知识点七、邻接关系
前方高能预警!这个部分概念特别多!
概念1、数据库同步
两个路由器之间要建立主从关系,先把主路由器由exstart➡️exchange➡️full,再把从路由器由exstart➡️exchange➡️loading➡️full
主从建立的过程如下:
a在exchange,先发主hello,序列号是x
b在exchange,也发主hello,序列号是Y
对比之后a发现y大,怂了
a在exchange,向b发从dd,序列号y
b收到后,得瑟了,变为exchange。
b发新的dd,序列号y+1,含lsdb
a收到后,因为没啥要更新的回了空的dd,序列号y+1
b收到了,自我满足的变成了full
a发送lsr给b
b回lsu
a回lsack,变成full
概念2、ospf支持的网络类型
p2p、广播、组播、nbma、点到多点
概念3、DR&BDR
为了减少区域内的邻接关系建立,每个区域都有一对DR和BDR,区域内的其他路由器只和他们俩建立邻接,他们俩之间也是邻接,其他都是邻居关系。这样就从n(n-1)/2个邻接关系,变成了2(n-2)+1个邻接关系。
概念4、选举DR&BDR
接口优先级,高的当选(接口优先级是0,不参选)
接口优先级相同,router id大的当选
概念5、ospf区域
区域间的叫abr,英文名area boundary router,中文名:区域边界路由器
as系统边界的叫asbr,英文名autonomous system boundary router,中文名: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
概念6、ospf开销
ospf开销=带宽参考值/带宽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