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第十六讲 《恩悻传论》
余读《汉书》觉其沉闷,读《宋书》而觉其屑碎,唯读《史记》则沉着、痛快。(只沉着而不痛快,则沉闷;只痛快而不沉着,则浅薄。) 引自 281 第十六讲 《恩悻传论》 没有一种古典文学不明净而又崇高的。明净是崇高的原因,崇高是明净的结果。 凡学问皆有两面,同时是平民的而又是贵族的。因是平民的,故能广;因是贵族的,故能提高。合此二种为一,始是学问。如此,使人看了、听了、懂了(平民的)之后,无形中人之精神提高(贵族的)。只是平民的则是通俗的、流行的,只是贵族的则是孤立的、绝缘的、自取灭亡的——故现在之学问须将二者调和起来。 鲁迅先生对旧文学有很深之修养,故写出之文明净、崇高,如《阿Q正传》。 引自 281 第十六讲 《恩悻传论》 北欧之作是向前的,且坚苦卓绝之精神真了不得。“坚苦卓绝”四字,正是北欧之伟大,如一大树。中国之文学则如盆景、假山,故干净、明洁,然不伟大。 引自 281 第十六讲 《恩悻传论》 《阿Q正传》中他揭穿中国社会之弱点全用西洋之攻击法:而行文之美如《左传》,真美。故鲁迅之思想受了西洋影响,而在作风上仍然是中国的传统。每一大作家皆是尽量地发挥其本国文字美的。 引自 281 第十六讲 《恩悻传论》 文学应为人生而艺术,古来一切文学皆与人生有关,历史是记录人生,哲学是批评人生、改善人生,文学是表现人生。 引自 281 第十六讲 《恩悻传论》
55人阅读
琵琶鱼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258 第十四讲 《晋纪总论》
三国时期曹孟德是头一个人オ,其次是诸葛亮、司马懿。紧、狠、稳、准。狠,曹孟德,紧也够上...
-
267 第十五讲 《逸民传论》
西洋之避世是宗教的,故要为人类做一点事;中国的避世是无所为的,且狂妄自傲、自以为高。西...
-
281 第十六讲 《恩悻传论》
-
281 第十六讲 《恩悻传论》
文学应为人生而艺术,古来一切文学皆与人生有关,历史是记录人生,哲学是批评人生、改善人生...
-
299 老杜与义山
义山是韵文学的代表,day- dreamer,能将日常生活加上梦的朦胧美。老杜是力文学的代表。是睁...
> 查看全部2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