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87
伯雍见说,心里好生不悦,暗道:“我皆因为饥所驱,当了一名暗无天日的报社编辑,如今他又给我找个编辑,这是一层地狱嫌浅,又给我挖了一层。他就知道从此我挣一百元了,他可不知我的笔墨债又多了一倍。假如他要教我挣一千元,我就得当二十家报馆的编辑,钱没到手,心血也就干了。他们这手段,是跟谁学的,怎拿人的性命不当事呢?” 其实以歆仁的力量,替伯雍筹百十多元钱,不是不可能的事。他少给桂花买一个戒指,也够伯雍一年的薪水了。何况伯雍并不是饭桶、赖衣求食的人,给他相当的代价,未尝没有相当的工做。即或自己找便宜,不愿意给公平的价钱,他认得的人很多,什么总长议长的,都是朋友,也未尝不可以替伯雍谋个相当地位,便是他舍不得伯雍,留在报馆办事,既不给相当薪水,给他谋个挂名差使,也可以挹彼注此,维持他的生活。他为什么不这样办呢?这其中却有个道理。假如他给伯雍谋个不费脑筋坐在家里就来财的差使,他的兄弟、他的亲戚,应当做什么呢?譬如他将来娶了桂花,桂花的近枝都找上门来,求点差使,桂花又撒娇撒痴地命令老爷,歆仁能教他们做报馆的编辑吗?又如窑子里的茶壶,借着桂花的光也求白总理位置一个差使,他能教他当教育杂志的主任吗?不用说不能。便是他们能办,桂花也不许老爷给他个这样清苦的差使啊!所以什么税局呀,官公局所呀、县知事呀,自然是给一种费不着脑筋的人预备的。至若照伯雍这样的人,天生来的没有食肉相,自可以便他们绞脑汁、呕心血,用不了几个钱,就把他们送终了。死了一个,还有干的,就仿佛牛马似的。多怎又有使绝了的时候呢?没有什么可爱惜的。至于自己亲族、姨太太的内家、同僚的子弟,都是宝贝一般的人,自幼也没见用过一天脑筋,出来做官,不阔,不体面,不来财,不省心,对得起他们吗?老天爷也不愿意呀!所以歆仁有的是势力,不过都在夹袋里偷着用,照伯雍那样的人,再转几个轮回,也不能入他的夹袋了。虽然伯雍没入他的夹袋,正见伯雍不幸中之幸,多少还有点人的滋味。 引自 第四章 084
95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