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在木头沟遗址的考古工作
12月9日,我离开吐峪沟,经过了那条外围山脉北边的苏巴什和胜金绿洲,来到了木头沟村。我先前就曾从喀拉霍加出发,勘察了柏孜克里克的众多石窟和庙宇。柏孜克里克坐落在木头沟垦殖区南端下游2英里远的峡谷中,朝喀拉霍加流的那条河就从这条峡谷穿过了那条外围山脉。在那次探访中我发现,柏孜克里克的寺庙仍保留着大部分壁画。但也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从我1907年第一次来过之后,这个吐鲁番最大的佛教遗址的壁画遭到了人们越来越大的破坏。1906年,格伦威德尔教授在这个遗址待了两个月,凭着细致的考古工作和造像学上的专门知识,彻底清理并研究了那里的遗物。他在《新疆古佛寺》中,详细记载了自己在这些寺庙遗址长期工作的成果,研究中国新疆古代艺术的人将永远受益于这部著作。为安全起见,当时他就把很多庙宇中最有价值的壁画剥下来,运到了柏林人种学博物馆。而在那之前两年,在格伦威德尔教授回到吐鲁番之前,冯·勒柯克教授就在柏孜克里克一座塞满瓦砾的庙中清理出了保存极好的壁画,那些壁画也运到了柏林。 如今我痛心地看到,这些遗址已遭到了越来越大的破坏。指望当地人来保护它们是不可能的了。看来,要想确保这些壁画的安全,唯一的途径就是在条件以及艺术上和造像上的考虑允许的情况下,把尽可能多的壁画都仔细地剥下来。我现在就是带着这一重要任务来到木头沟的。此后我还在此停留了两次,合起来待了15天,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忙于这项工作。由于柏孜克里克的所有遗址先前都被格伦威德尔教授考察并描述过(他的佛教造像学知识是极为杰出的),我们这个精细的工作干起来就容易多了。而且,幸运的是,我只需选定要剥下来的壁画,仔细地记录下它们的位置以及与整体装饰布局等的关系,然后明确地指示较大的壁画表面应该沿哪条线分开。将壁画实际剥下来、加固并装箱的活计,我尽可以放心地交给两个印度助手来做。他们先前在别的遗址受过我的指导和训练,完全能够胜任这项工作。 把所有选取的壁画都剥下来并装箱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主要应该归功于奈克·夏姆苏丁的高超技术和不知疲倦的干劲,而且大部分时候阿弗拉兹·古尔也给予了他大力帮助。他们严格遵循着我在剥取米兰寺院的壁画时首次使用的方法。事实证明,那些技术在剥取柏孜克里克石窟的精选壁画时同样有效。这些壁画最终装满了100个大箱子,每只骆驼只驮得动一个箱子。考虑到这项工作是在一年中最冷的时节进行的,而且大部分时间我都不在场,不能给他们提供诸如必需的材料、人手等方面的帮助,因此,奈克·夏姆苏丁这个能干的人真是特别有功。 后来,这些箱子中的壁画以及其他文物都在喀什噶尔重新装箱,并毫无遗漏和损失地运到了印度的目的地。在新德里专门建了一个建筑,以便存放这些壁画。自从1921年以后,安德鲁斯先生致力于安排我在第三次旅行中获得的文物。他把大部分时间和劳动都用在布置柏孜克里克的壁画上。 引自 第三节 在木头沟遗址的考古工作
57人阅读
西峰秀色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二节 在吐峪沟遗址考察
这个石窟中保留下来的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扁平的彩绘圆顶(图41)。保存下来的圆顶上可以看...
-
第二节 在吐峪沟遗址考察
在吐峪沟购得的这类手稿中,马伯乐先生提请我注意Toy.042号文书,说这件文书具有特别的文物价...
-
第三节 在木头沟遗址的考古工作
-
第三节 在木头沟遗址的考古工作
我在乌鲁木齐度过了忙碌的圣诞节。我住在热情好客的中国内陆传教团的亨特神父那里。同时,由...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