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1. 制度經濟學:經濟學說研究對象應該是人類經濟生活藉以實現的各種制度。
2. 制度是有思想和習慣形成的,而思想和習慣又是從人類本能產生的,所以制度歸根結底是收到本能支配。
3. 本能樹立了人類行為的最終目的。理智則不過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方法。
4. 對社會經濟生活和制度起決定作用的本能分為三類:(1)父母的天性;(2)工作的本能;(3)隨便的好奇心
5. 人類虛榮本能:財產所有權或金錢關係的制度;人類工作本能:物質生活的生產技術或物質生活的工具供給制度。
6. 制度實質上就是個人或社會對有關的某些關係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習慣樂然生活方式所由以構成的是,在某一時期或社會發展的某一個通行的制度的綜合,因此從心理學的方面來說,可以概括地把它說成是一種流行的精神態度或一種流行的精神理論。如果就其一般特征來說,則這種精神態度或生活理論,說到底,可以歸納為性格上的一種流行的類型。——第八章
7. 制度必須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因為就其性質而言,它就是對這類環境引起的刺激發生反應的一種習慣方式。人類在社會中的生活,正如同別的生物的生活一樣,是生存的競爭,因此時一種淘汰適應的過程;而社會結構的演進,缺失制度上的一個自然淘汰的過程。關於人類制度和人類性格的一些已有的與正在取得的進步,可以概括地認為是出於最能適應的一些思想習慣的自然淘汰,是個人對環境的強制適應過程,而這種環境是隨社會的發展、隨人類賴以生存的制度的不斷變化而逐漸變化的。
8. 庸俗經濟學#;庸俗學派#
9. 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
10. 凡勃倫反對上述觀點:他一如十九世紀下半期的各個庸俗學派,宣揚社會經濟發展取決於主觀心理上或精神上的原因,把制度歸結為在人們主觀心理的基礎上產生的思想和習慣,並用這種受心理和精神支配的一般的制度來代替社會經濟制度。
11. 德國的新歷史學派#
12. 凡勃倫的學說實際上乃是德國歷史學派在美國的一個變種
13. 企業的動機是金錢上的利益。——凡勃倫1《企業論》
14. 工業平和無阻礙的維持,並不一定最有利於企業家。——凡勃倫《企業論》
15. 工業和企業之間的矛盾就是凡勃倫經濟理論分析的主題。在其看來:資本主義社會的缺點就是根源於工業和企業之間的對立。
16. 凡勃倫將資產階級社會分為兩大階級:一是物質生產者,如工程師、技術員、科學家和工人;一是老闆、經理和商業推銷員等,他們依靠所有權而控制工業,其目的在於獲取優厚的利潤。
17. 凡勃倫認為:工業中的生產者受到機器生產的訓練,養成了從因果關係來觀察物質和解釋事實的習慣,他們都具有一種懷疑的、為事實是問的、不講道德、不講愛國心的性質。因此他們逐漸擺脫了過去習俗和道德標準的影響。而商人則同厲害相聯繫,因此他們所關心的是金錢利益、權力、財產的多少,金錢思想支配一切,而他們的許多思想習慣都是由過去的習俗蛻變而來的。
18. 生產的資本主義性質,決定了流通的資本主義性質,所以它們之間並不存在什麼本質上的矛盾。
19. *《有閒階級論》研究在財產所有權或金錢關係的基礎上怎樣形成了所謂“有閒階級”和這個階級的地位與作用。
20. *首先,凡勃倫應用“歷史起源法#”來說明“有閒階級”怎樣從遠古時代的歷史胚胎中產生出來,又怎樣經歷了不同的形態變化;其次,他又從人的本能、思想、習慣出發來說明有閒階級的形成以及它的“地位和價值”。
21. 本書的主旨在于討論作为現代生活中一个經济因素的有閑阶級的地位和价値,但是感覚到要把討論严格地限制在这样标明的范围以內是办不到的。因此关于制度的起源和演进以及一般 不列入經济学范围以內的一些社会生活特征,这里也不得不給予相当的注意——凡勃倫
22. 他認为,他們所以不願参加劳动,是由于他們的心理和劳动阶級的不同。在习慣的道德标准的支配下,他們把参加劳动看作是有損体面的事情。(素材1)
23. 浪費性消費(素材2)、代理有閒、代理消費
24. 人們爭取提高消費水準的動機是在於滿足競賽心理和“歧視性對比”的要求,其目的不過是要在榮譽方面符合高一等人的生活習慣。
25. 在財产私有制度下,由于金錢財富成为取得荣誉和博得尊敬的基础,它也就成为評价一切事物的标准,无論是宗敎、美感、实用性还是对美物的占有,都是以显示金錢为目的。
26. 目錄:原序;第一章緖言;第二章金錢的竞賽;第三章明显有閑 ;第四章明显消費;第五章金錢的生活水准;第六章金錢的爱好准則;第七章服装是金錢文化的一种表現;第八章工业的脫离与保守主义;第九章 古代遺风的保持;第十章遺留到現代的尙武精神;第十一章信賴命运;第十二章宗敎信仰;第十三章非歧視性利益的残存;第十四章高級学識是金錢文化的一种表現。
27. 榮譽性的業務;政治、戰爭、宗教信仰和運動比賽
28. 这些不存在明确的有閑阶級的部落,在社会結构和生活方式 的某些別的特征方面,彼此也有相类之处。它們都是些小型团体, 它們的結构都是簡单的,古老的;它們大都是和平的,定居的;它們都很穷;个人所有权在它們幷不是經济制度的主要特征。
29. 部落必須具有以掠夺 为目的的生活习慣,必須有战爭或大規模狩猎活动,或者是两者俱备,这就是說,在这样情况下构成初期有閑阶級的男子們,必須习 慣于用武力或策略来从事于伤害行为;生活資料的获得必須相当从容,从而有条件使部落成員中一个很大的部分可以脫离經 常的辛勤劳动。
30. 人對人的強制利用是不算做生產性活動的,但利用非人類的周圍事物以提高人類生活的一切努力,都被認為是生產性活動。
31. 生產活動與侵佔活動(2血酬定律):生产活动是通过制作者施之于不作抵抗的(“死的”)素質的技巧、从事創造新事物、使之具有新用途的一种努力,而侵占活动,就其成果对活动者有效用这一点而言,是把原来由另一活动者导向另一目的的能力轉变成适合于他自己的目的的努力。所謂侵占与劳役之間的差別,与男女两性之間的差別正相一致。
32. 作業本能:一旦生活环境或生活传統引起了人与人之間在效能上的对比,作业本能就会使这种 对比成为个人之間的竞賽性或歧視性对比。
33. 在原始的未开化者看来,所謂“光荣的", 其意义就是“可怖的、所謂“有价値的”,其意义就是“占优势的”。所謂光荣的行为,說到底实在沒有什么別的意思,只是一件公認为成功的侵胳行为;当侵略指的是对人类或兽类作斗爭时,被公認为格外荣显的事业就是强大力量的保持。(文明社會用鷙鳥猛獸來設計紋章)
34. 只有当掠夺的态度巳經成为团体中成員的习慣的、公認的精神状态,当战爭巳經成为当时生活理論上 的主要特征,当人們对一切的人和事,巳經慣于从战斗的立場来作出慣常的判断时——只有在这个时候,方才可以說是达到了掠夺的文化阶段。由此可見,文化发展中和平阶段与掠夺阶段之間的眞正差別是精神的差别而不是机械的差别。精神状态的变化是团体中生活 的物質环境发生变化的自然結果;掠夺的文化阶段是在有利于掠夺态度的物質环境产生以后逐漸形成的。
35. 由和平到掠夺的轉变,是有賴于技术知識和工具使用上的发展的。
36. 文化的掠夺阶段,是通过掠夺的傾向、习慣和传統的积漸成长而逐步形成的;所以会有这样的发展趋向,是由于部落生活的环境有了变 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所助长和保留的是那些有利于掠夺生活而 不是有利于和平生活的人性特征和行为的传統与施則。
37. 有閑阶級的涌現与所有制的开始是同时发生的。一貫忽視劳动这一事实幷不构成有閑阶級。
38. 有閑阶級与劳动阶級間的区别所由产生的初期分化,是未开化时代較低阶段发生的男女之間的分工。所有权的最初形态是团体中壮健男子对女子的所有权。
39. 佔有製婚姻
40. 因此在掠夺生活的 环境下进行竞賽的結果是,一方面造成了一种以强制为基础的婚姻形式,另一方面造成了所有权制的习慣。(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41. 不論什么地方,只要建立了私有財产制,哪怕是在极低級的发展形态下,在經济体系中就有了人与人之間对商品占有进行竞爭的特性。
42. 佔有了財富就博得了榮譽,這是一個帶有歧視性意義的特征(4《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43. 凡是一个部落,只要与原始团体組織还相差不远,只要与别的敌对部落还有着密切接触,他所占有的人力或物力的功用,就主要在于借此来在占有者与受到劫掠的敌人两者之間作歧視性对比。
44. 財产之所以有价値,巳經主要不再是由于可以把它作为战斗胜利的証明,而是由于借此可以証明其所有人比同一社会中其他个人处于优势地位。歧視性对比現在已 变成了主要是所有主与社会中其他成員之間的对比。
45. 拥有財富,起初只被看作是能力的証明,現在則一般被理解为其本身就是値得贊揚的一件事。財富本身已經內在地具有荣誉性,而且能給予它的保有者以荣誉。
46. *中國的財富特殊性:鄰居有糧我有槍,鄰居就是我糧倉。(財富和威力是並列的關係,而在中國,財富是威力的附屬)
47. 至于劳动,旣已在习慣上被認为是处于劣势地位的証明,因此自然地出于心理上的武断,它也就被認为生来是卑賤的。
48. 有閑阶級制度,也就是从这个时候(金錢文化阶段)起以完整的形态出現的。在純掠夺阶段,有閑阶級与劳动阶級之間的区別,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形式上的区別。
49. 从这个时候(准和平的生活階段)起,有閑阶級生活的主要特征是明显地不参加一切有实用的工作。
50. 摒絕劳动不仅是体面的,値得称贊的,而且成为保持身份的、礼俗上的一个必要条件。在累积財富的最初阶段,以財产为荣誉的基础这一覗念还十分幼稚,十分含糊。这时摒絕劳动是拥有財富的习慣証明,因此也就是社会地位的习慣标志。
51. 丧失了人生的意义而苟全性命,这才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52. 这里使用“有閑”这个字眼,指的幷不是懶惰或淸淨无为。这里所指的是非生产性地消耗时間。所以要在不生产的情况下消耗时間,是由于」1)人們認为生产工作是不値得去做的,对它抱輕視态度;(2)借此可以証明个人的金錢力量可以使他安閑度日,坐食无忧。
53. 因此,“有閑”的旣有成就所表現的大都是“非物質”式的产物。这类出于旣有的有閑的非物質迹象是一些准学术性的或准艺术性的成就,和幷不直接有助于人类生活进步的一些处理方式方法方面及瑣細事物方面的知識。……除非这类硏究成果經証实是可以用来作为不事生产地消耗时間这一点的适当証明的,否則就不会繼續存在,就不会保有作为有閑阶級的慣有成就的地位。(六藝)。
54. 除学术硏究以外,还有一系列社会現象在发揮作用,使这类成就漸漸脫离了学术領域,投入了生活习慣与技巧的領域。这些社会現象就是一般所謂仪态和礼貌、上流社会的风度、旧家的礼法等等。
55. 礼貌大部分是身份地位关系的表現,由它用动作来表示的关系,一方面是統治,另方面是屈从(馬戈爾尼使團)。
56. 礼节天然具有正确性这种想法只是講究礼貌所以会成为风尙的一个近因,其眞正的、經济的依据,还应当求之于有閑的荣誉性,或以非生产活动消耗时間与精力这一事实的荣誉性,因为如果沒有这一点,是不会在礼貌上有高度修养的。要懂得礼节,养成习慣,必須通过长期鍛炼。高雅的风度、举止和生活习慣是出身名門望族的有效証明,因为好的敎养是需要时間、实践和費用的,那些把时間与精力使用在劳动上的人是不能想望的。(5賣花女)归根到底,礼貌的价値在于它是有閑生活的确凿証明。
57. 所謂高門望族,是由于长期累积財富幷与某些特权有渊源因而受到尊祟的世家。有着这样出身的女子,在婚姻中是要受到欢迎的,这是因为由此旣可以同她有权势的亲属結成姻戚,而且由于她的血統巳同丰盈的財貨与显赫的权势連結在一起,人們覚得在这样的血統中含有高貴价値。然而她仍然是她丈夫的动产,正同她被丈夫購入以前是她父亲的动产一样;不过她是出于她父亲的高貴血統的,因此人們覚得使她从事于她的婢仆們所做的賤役,在道义上說不过去。尽管事实上她是完全隶属于其主人的,在她所属的社会阶层中,她所处的地位是次于男性成員的,但基于高貴門第是可以传袭的这一原則,她的地位高过了普通奴隶;一旦这个原則获得了习慣依据,她就在某一程度上享有了有閑特权,而有閑則是高貴門第的主要标志。
58. 当这样的有閑,由家庭中經济独立、自己当家作主的家长以外的人来表現时,齢应当看作是代理性的有閑(vicarious leisure)这样就构成了一种附属的或派生的有閑阶級,其任务是为了原始的或正統的有閑阶級的荣誉而执行一种代理有閑。这个代理的有閑阶級与純正的有閑阶級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习慣的生活方式自有其特征。主人阶級的有閑所体現的,至少在外表上是一种任意地避免劳动的性格傾向——認为这样足以提高主人本身的福利,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仆役阶級从脫离生产劳动得来的有閑則是某种在强制下的表現,一般或根本幷不是为了他們自己的享受。
59. 有些民族把那种因放縱过度而造成的病态,看作是男子汉的特有属性。甚至还有这样的情况:由于放縱过度而引起的身体上的某些病状的名称,在日常談話中变成“尊貴”或“文雅"这类字眼的同义語(魏晉風度)。
60. 对有閑的紳士說来,对貴重物品作明显消費是博取荣誉的一种手段。但单靠他独自努力消費积聚在他手里的財富,是不能充分証明他的富有的。于是有了乞助于朋友和同类竞爭者的必要,其方式是饋贈珍貴礼物,举行豪华的宴会和各种招待。
61. 作为一个从属者,最初受托执行这类代理有閑任务的是妻子或正妻勺由此可以想見,在制度的后期发展中,当依照慣例完成这类任务的人为数逐漸縮减时,最后留存的就是妻子。
62. 因此,作为一个由古老制度演变的后果,妻子在开头时,不論在事实上或理論上,都要为丈夫作苦工,她是丈夫的动产,是为他生产、供他消費的;現在則变成了为礼仪上的要求而执行消費的人,所消費的就是她丈夫所生产的。但在理論上她仍然明明白白地是她丈夫的动产,因为經常执行代理有閑和代理消費,是无自由的仆役的一个不变标志。
63. 在現代文明社会中,社会各阶級之間的分界綫已經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确定,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层阶級所树立的荣誉准則很少阻力地扩大了它的强制性的影响作用,通过社会結构一直貫串到最下阶层。結果是,每个阶层的成員总是把他們上一阶层流行的生活方式作为他們礼仪上的典型,幷全力爭取达到这个理想的标准。
64. 根据以上关于明显有閑与明显消費发展情况的观察看来,两者所以同样具有博取荣誉这个目的上的功用,是由于两者所共有的浪費这个因素。在前一情况下所浪費的是时間和精力,在后一情况下所浪費的是財物。两者都是表明拥有財富的方法,同时两者也习慣地被認为是二而一的。
65. 一个人要使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漠不关心的覗察者,対他的金錢力量留下印象,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不断地显示他的支付能力。
66. 以有閑作为博取荣誉的一个手段,其最初的占有优势是起源于工作有貴賤之別那种古老的看法。有閑之所以可貴,有閑之所以必不可少,部分是由于它表明了对賤役的絕无沾染。
67. 作业本能的傾向,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向往光荣的有閑和避免粗鄙的劳动这些具有更加直接的拘束力的动机所掩盖,因此只能在一种伪装的形态下出現;例如“社交义务”,半艺术性或半学术性的硏究,住宅的經营与装飾,妇女义务縫韧或服装改良方面的活动,考究穿着,玩紙牌、划船、打高尔夫球以及其他种种娛乐的精通等等,都是这类表現。但是在环境压迫下从事这类无意义的活动,幷不等于作业本能巳不复存在,正如讓母鸡伏在一窝瓷制的蛋上,幷不等于說这只母鸡这时巳經丧失了孵卵的本能一样。
68. 現代有閑阶級从事某种活动,往往在表面上幷非一无目的,同时它对于不論与个人利益还是集体利益有关的任何生产行为則竭力避免,这就是現代有閑阶級与准和平阶段的有閑阶級的不同之处。
69. 精力的发泄,以前是以掠夺活动为主,現在部分轉向到了表面上有用的活动。那种显然无目的、无意义的有閑巳漸漸受到輕視,尤其是平民出身的广大的有閑阶級,对于那种安閑度日、悠然自适的传統作风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对任何带有生产劳动性質的工作一槪加以鄙視的那个荣誉准則依然存在;这一准則对于有实用的或有生产性的任何工作,除偶尔作片时的尝試以外,是不容許沾染的。結果是有閑阶級执行的有閑发生了变化,但变化的主要是形式而不是实質。
70. 尽管是一种慣常的消費,如果它所依据的习慣是起源于歧視性的、金錢上的对比,如果沒有金錢荣誉原則或相对的經济成就的支援,就不会形成这样的习慣的話,那么这种慣常的消費就必須列入浪費范围。
71. 在明显消費方面后退是困难的,而要作新的进展却比較容易,实际上后者的出現几乎是自然而然的。
72. 通常促使我們努力爭取的消費标准,幷不是那个巳經达到的、平淡无奇的支出規模,而是刚巧为我們力所不及的,或者是需要加一把劲才能达到的理想境地。
73. 在明显浪費和作业本能这两个規范以外,还有一个属于人类性格的重大要素——掠夺意志。就其普遍程度祖心理內容来說,它位于上述两个規范之間。
74. 某一礼仪上的习俗,在开始时不論具有怎样高的权威,也不論它怎样切合荣誉的基本要求,如果随着时間的推移,或者是在其势力下推到較低的金錢阶級的过程中,发現它与文明民族礼仪上的根本依据——卽在金錢的成就方面作歧視性对比这个目的上的适用性——相背馳,它就决不能持續存在。
75. 个人的生活水准是由种种不同的习慣或表現的习慣方式和习慣方向构成的。
76. 各色各样的人有各色各样的习慣,养成这些习慣的难易程度彼此不同,放弃它們的难易程度也彼此不同;这一点說明,各种习慣的养成,幷不单是一个經过时間长短的問題。决定支配着任何个人的生活方式的究竟是哪一类习慣的,不仅是习慣养成的时間的长短,而且同样重要的是性格上的遺传特征。
77. 除了自卫本能以外,竞賽傾向大槪是純經济动机中最强烈的,而且是最活跃、最持久的(內捲是一種本能)。
78. 那些对荣誉性消費要求格外迫切的阶級,其入口出生率都很低,这也未尝不是起源于以明显浪費作为生活水准的基础这一点的不容忽視。生下了个孩子,要在很体面的方式下扶养他,由此涉及的明显消費、也就是由此增出的开是很可说的,这就造成了生育上的一个强大阻力。(中國的雙減政策,“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79. 生活水准中荣誉消費这一因素在两个方面发生的后果,一方面是物質生活与物質享受的比較暗藏的部分支出的紧縮,还有一方面是生育的节制。
80. 荣誉消費隹則与道德行为准則往往是互不相容的。
81. 这个私有財产不可侵犯的习慣,实际上巳經受到了另一习慣——卽为了以明显消費博取荣誉而追求財富的习慣——的蹂蹒(剩餘價值)
82. 所有环繞着所有权不可侵犯这一槪念的一大堆道德覗念,其本身就,是传統地歌頌財富这一現象的心理上的沉淀物。还应当認淸,这种被認为神圣不可侵犯的財富之所以获得重視,根本就是由于要通过对它的明显消費来博取荣誉。
83. 宗敎信仰上的消費本質上是一种代理性消費。如果把宗敎上的設备看作只是在敬神的仪式上使用的,就是說,是由神的仆人代他执行消費的,那末这类設备就具有了专供代理消費使用的一类事物的性質。
84. 敎派成立的年代越久,越巩固,在其仪式的奉行中那种照例行事的机械成分也越大,而这种刻板的表演却是极其适合正派信徒們的口味的。
85. 他們都是无用的仆人(unprofitable servants),正是由于仆人的不发生作用,在主子方面才有了光荣的含义。
86. 銀湯匙和鋁湯匙:們从使用和欣賞一件高价的而且認为是优美的产品中得来的高度滿足,在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是出于美感名义的假托之下的那种高价感的滿足。我們对于优美的物品比較重視,但所重視的往往是它所具有的較大荣誉性,而不是它所具有的美感。(文思豆腐1:40-3:14豆腐羹-工艺菜-模具)
87. 任何貴重品,要引起我們的美感,就必須能同时适应美感和高价两种要求。于是高价特征逐漸被認为是高价品的美感特征。
88. 不过以牛作为景色中的点綴,总不能免于儈俗和小家子气,这是这一生物在装飾用途上始終存在的缺陷。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除非經四周富丽环境的衬托足以抵消这种俗陋气氛,否則以牛作为一个宠物,是必須避免的。有时候人們感到为了充实牧場的布置,必須有一些吃草的动物,假使这个想法过于强烈、难以抑制,他們就往往用一些不十分适当的別的生物如鹿、羚羊或其他同样格格不入的兽类来代替牛的位置。这类代用品,虽然在西方人士的畜牧眼光中沒有牛那样动人,但在这样的場合还是差强人意的,因为它們的代价旣高,本身又一无所用,从而具有荣誉性。不論从事实或理論上来說,它們都不能做粗笨生活,都是不能生利的。(五柳先生)
89. 在那种环境下所公認的女性美典型,可以从騎士道时代的詩人和作家对美女的描繪中找到。在那个时候,一般都認为有身份妇女应当处于永久受保护地位,审愼避免一切实用工作。由此产生的騎士制下的或浪漫主义的女性美典型,所着重的主要是面容,所仔細玩索、刻意品評的是五官的秀丽、手足的纖巧、身段的苗条、尤其是那嫋嫋的細腰。
90. 当經济发展还处于那样的阶段,明显有閑作为显示荣誉的一种手段还受到高度重視时,典型的女性美所要求的是小巧的手脚和輕盈的腰肢。(束腰和纏足)
91. 生产物品和消費物品,是使人类生活得以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手段;物品的效用首先在于它能够作为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而这个目的首先是絕对意义下的个人生活的充实。但是人类的竞賽傾向利用了对物品的消費作为进行歧視性对比的一个手段,从而使消費品有了作为相对支付能力的証明的派生效用。消費品的这种間接的或派生的用途,使消費行为有了荣誉性,从而使最能适应这个消費的竞賽目的的物品也有了荣誉性。
92. 人們也許在开始时只是对俭約的生活有反威,因为这样的生活表明沒有多花費錢財的能力,从而表明在錢財上缺乏成就,但桔果却形成了对低价物品发生反感的习慣,認为低价物品是本質上不光荣的,是生来无价値的。
93. 适应同一目的的机器制品与手工制品之間的主要差別,通常在于,从适用的基本目的說来,前者更加适当。机器制品比較完善,是比較完善的适应目的的手段。然而凭了这一点,幷不能使它免于受到憎嫌或輕視,因为它經不起荣誉浪費的考驗。手工劳动是一个比較浪費的生产方式,因此用这种方式生产的物品,在金錢荣誉的目的上具有較大的适用性,因此手工的标志漸漸成了荣誉的标志,具有这种标志的物品,在等級上高于同类的机制品(宜興紫砂壺手工壺、半手工壺、機車壺)。
94. 擬古主義:这就是說,这类退化的精本也許是很美的,但設計者工作时的活动范围,是由非审美性一类的要求所决定的。結果其产品卽使是美的,它也必須具有代价高昂和不适于表面用途的持点。然而就書刊設計者的立場来說,这种强制性爱好准則幷不是完全由第一形态下的浪費定律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在与掠夺性格的第二表現形态相符合的情况下形成的,这个表現形态是对古老的或巳成陈迹的事物的崇拜,这一形态的特殊演变之一,我們叫作拟古主义。
95. 不論是关于美术和爱好本身的問題,或者是关于对物品的适用性的流行觀念,明显浪費准則幷不能作为革新或創造中的一个原則。它幷不涉及未来趋向而成为一个有創造作用的原則,它幷不能引起革新,也不能使消費增加耕項目或使成本增加新因素。作为一个原則,可以說,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个消极性而不是积极性的定律。它是一个制約性的而不是开創性的原則。任何习慣或风俗,由它直接发动的情况是很少見的。它的作用只是淘汰性的。明显浪費对于变化与发展幷不直接提供依据;但是在別的依据下可能产生的这类革新要想繼續存在,則符合明显浪費要求是一个必要条件。消費的一切习慣、风俗和方式在任何情况下兴起以后,都得受到这个荣誉規范的淘汰作用的支配;它們对于这一規范的要求的符合程度,是它們与别的同类的习慣和风俗相竞爭时是否适于生存的关鍵所在。
96. 在現代社会,有关服装的各种用品的商业价値所含的絕大部分成分是它的时新性和荣誉性,而不是它对穿衣服的人的身体上的机械效用。服装的需要主要是“高一层的”或精神上的需要。
97. 服装具有証明支付能力的职能,但它在这方面的职能还不只是在于表明消費者的綽有余力,能够在滿足物質享受以外对有价値的物品作进一步的消費。……它是金錢成就的适当的直接証明,因此也是社会价値的适当的直接証明。……一件整洁的外衣之所以悅目,卽使不完全是、也主要是由于它含有一种暗示,一种有閑的暗示,它説明这件外衣的主人是与任何工业操作沒有接触的。……高雅的服装之所以能适应高雅的目的,不只是由于其代价高昂,还由于它是有閑的标志;它不但表明穿的人有力从事于較高度的消費,而且表明他是单管消費、不管生产的。
98. 服裝的三大原則:明顯浪費、不事勞動、時新變化
99. 一切革新比被它頂替的原有式样,不但在美現程度上必須有所增进——或者实际上也許是在丑陋程度上有所减低——而且必須与公認的浪費标准相适合。
100. 当社会还处于妇女还是在十足意义上的男子的財产那个經济爰展阶段时,明显有閑和明显消費是她們必須执行的任务的一个部分。那个时候妇女旣非居于自主地位,由她們执行的明显有閑和明显浪費,其荣誉当然应当归之于她們的主入而不是她們自己因此家庭中的妇女越是奢华浪費,其不生产性越是显著,越能适应提高家庭或其家长的荣誉这个目的,她們的生活也越加値得称道。这一情况愈演愈烈,結果妇女不仅要在有閑生活的証明方面有所提供,而且要使自己处于对一切生产活动全然无能的境地。(6玩偶之家)
101. 人类在社会中的生活,正同別种生物的生活一样,是生存的竞爭,専此是一种淘汰适应过程;而社会結构的演进,却是制度上的一个自然淘汰过程。
102. 制度必須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就其性質而言它就是对这类环境引起的刺激发生反应时的一种习慣方式。而这些制度的发展也就是社会的发展。制度实質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慣;而生活方式所由构成的是,在某一时期或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的粽合,因此丛心理学的方面来說,可成槪括地把它說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或一种流行的生活理論。如果就其一般特征来説,則这种精神态度或生活理論,說到底,可以归納为性格上的一种流行的类型(7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103. 今天的形势是要构成明天的制度的,方式是逋过一个淘汰的、强制的过程,对人們对事物的习慣觀念发揮作用,从而改变或加强他們对过去遺留下来的事物的觀點或精神态度。(投機倒把:“投机倒把”一词产生于计划经济色彩浓重的六七十年代,在一大二公,统购统销的年代,表现为对一切非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禁绝和打压,有投机倒把是个筐,什么罪名都可往里装的说法,打击个,私,坏,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1997年取消“投机倒把罪”,投机倒把条例也于2008年1月撤销。)
104. 制度是巳往过程的产物,同过去的环境相适应,因此同現在的要求决不会完全一致(一切現行的制度都是落後的)。……因此遺留下来的这些制度,这些思想习慣、精神面貌、觀點、特質以及其他等等,其本身就是一个保守因素。这就是社会慣性、心理慣性和保守主义因素。
105. 社会的演进,实質上是个人在环境压迫下的精神适应过程;变化了的环境,同适应另一套环境的思想习慣巳經不能相容,这就要求在思想习慣上有所改变。(政治威力的主導性)
106. 社会发展,特別是从經济理論的立場来看,是“內部关系在大体上很明确地向外部关系調整”的不断的、有增无巳的接近,但这种調整决不会确定完成,因为由于“內部关系“的变化严外部关系”也在不断变化。
107. 因此,实現調整的迅速与便利,也就是說社会結构发展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任一个时期的形势对社会中各个成員发生影响的直率程度;所謂直率程度指的也就是,各个成員在环境的拘束力之前的暴露程度。如果社会中的任何部分或任何阶級,对环境所起的影响的任何主要方面,处于有所蔭蔽的地位,那么社会中的那个部分或那个阶級的覗念和生活方式适应改变了的一般形势的过程将比較退緩;它将对社会的轉变发生在这一程度上的阻滞作用。富裕的有閑阶級,对于促进变化与調整的經济力量,就是处于这样的有所蔭蔽的地位。还有一层,有助于制度調整的一些力量,尤其是在現代工业社会的情况下,說到底,差不多完全是属于經济性質的。
108. 集体是由个人組成的,集体的生活是至少在表面上各不相謀的情况下进行海各个个人的生活。集体的公認的生活方式所体現的是,集体中各个人对人类生活怎样才是正确、善良、合宜和美化的見解上的一致。由于应付环境的方式有了变更,生活条件就須重新分配;就生活的便利程度而言,这一重新分配的結果幷不是整个集体的一次均等变化。情况变更以后,整个集体的生活的便利程度也許会有所提高,但重新分配通常会产生的結果是,集体中的某些成員在生活的便利或充实程度上有所降低。
109. 环境对一个集体施行压力,促使集体的生活方式进行調整时,是以金錢的迫切要求这一形式向集体的成員进行冲击的。外在的力量,大部分会表現为金錢的或經济的迫切要求这样一个形式;只是由于这个緣故,我們才說,足以使任何現代工业社会进行制度上的調整的那些力量,主要是經济的力量,或者説得再明确些,这些力量所表現的形式是金錢的压力。
110. 开倒車,重新接近一个民族过去久巳习慣的觀點,这样的变化总是比較容易的。如果当初发生与过去的观点相背离这一現象,幷不是主要由于气質跟早期觀點不相投的种型的替換,恢复到原来的观点会格外順利。
111. 在这个准和平阶段,身份制是生活方式中的显著特征。
112. 在社会进化过程中,有閑阶級的作用是对社会的动向从中阻挠,保留腐朽、落后的事物。
113. 富裕阶級生来是保守的,……这个阶級反对文化結构上的.变化是出于本能,幷不是主要出于物質利益上的打算;这是一种与事物巳有的做法有了背离时人們就会发生的本能的反感,这种反感是人所共有的,只是在环境的压力下才会被克服。生活习慣和思想习慣上的任何变化总是惹厌的。在这一点上富入与常人之所以有差别,主要幷不是由于激起保守主义的那种动机,而是由于对强迫促使事物变化的那些經济力量的暴露程度彼此有所不同。富裕阶級的成員不像别人那样容易屈服于革新要求,因为他們沒有受到非屈服不可的压制。
114. 富裕阶級的这种保守性巳經成为这样显著的一个特征,甚至这一点巳經漸漸地被看作是荣誉的标志。保守性旣然是社会中比較富裕的、因此也就是比較有声望的那部分人的特征,它就有了相当的荣誉价値和炫耀价値。
115. 保守主义是上流社会的特点,是正派作风;正相反,講求革新是下流社会現象,是庸俗态度。(8《天命不足畏》)
116. 由此可見,足以阻碍进步的,不但是人們的奢侈生活——它断絕了对現状不滿而要求改进的机会,而且衣食不周,物質生活过于艰苦,也会发生同样的作用,作用的有效程度幷不亚于前一情况。赤貧阶級,以及所有那些把全部精力消耗在日常生活斗爭中的人們是保守的,因为他們再也沒有余力去想到明天以后的日子,恰恰跟这些人相同,时运太好,日子过得非常得意的人們也是保守的,因为他們对今天的情况感到不足的机会很少。(9《法国革命史》旺代农民叛乱;10《九三年》;11《舊制度與大革命》)
117. 有閑阶級制度所以会直接阻碍文化发展,是由于(1)这一阶級本身所固有的慣性,(2)它在明显浪費和保守主义上一貫的示范作用,(3)这一阶級本身所依据的財富与生活資料不均等分配制度所发生的間接作用。此外还有一层,讓一切事物保持現状这一点本身对有閑阶級就是一种实际利益。
118. 金錢竞賽和工业脫离两个原則就这样成了生活的准則,幷且在人們必須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中,成为相当重要的强制因素。
119. 社会进化是气質与思想习慣在集体生活环境的压力下的淘汰适应过程。思想习慣的适应是制度的成长。
120. 一經轉变到掠夺文化以后,生存竞爭的性質在一定程度上卽由集体对非人类环境的斗爭,轉化为集体对人类环境的斗爭。
121. 未开化文化的特点是,个人与个人之間以及阶級与阶級之間不断的竞賽和对抗。在这样的鍛炼下居于有利地位的是,对和平的野蛮特征禀賦較浅的那些家族和个人。
122. 在金錢文化下,一个人如果具有这样一种性格——在良心上不会发生內疚,沒有誠实觀念,沒有在生活上同情与关怀的觀念,可以說在相当广泛范围內,是足以促进其事业的成功的。
123. 在早期情况下的特点是利害关系上的对立与分化現象的比較少見,而后期的特点是竞賽在强度上的不断提高和范围上的不断縮小。
124. 上节所指出的一些性格特征(誠实、勤奋、溫和、亲善和大公无私,是对因果律的慣常認識和理解,是对一切事物进程的看法不搀杂万物有灵信念,不存在对超自然的干預方面的倚賴現念)固然适应于社会利益,但对个人則不然,而且适得其反。如果在个人的性格构成中有了这样的特征,他的精力将由金錢利得轉向別的目的;而且当他从事追求利得时,这类特征将导使他向工业中間接的、无效果的方面寻求,而不是大刀闊斧、专心一致地循着生財大道去鑽营。
125. 对一切都肆无忌憚,只要有机会,就会对他的同輩們进行欺騙或伤害,而且能处之泰然,良心上毫无責备的人,在追求个人的、直接的利益时是最能够如願以偿的。
126. 这两类工作对性格傾向的要求,彼此是在实質上有差別的;在两类工作中受到的鍛炼,也同样是順着两条不同的路綫进行的。金錢工作的鍛炼所发生的作用是,保持幷培养某些掠夺傾向和掠夺意志。实現这一点的方式是,一方面对于从事这一类工作的个人和阶級进行敎育,一方面对于不适合这一类工作的个人和家族加以淘汰和抑制,幷加以排斥。
127. 只要人們的思想习慣是在营利与財产占有的竞爭过程中形成的,只要其經济职能不出于以交換价値表現的財富的占有,不出于逋过交換价値来进行对財富的管理和融通这个范围,在其經济生活中的經驗,就必然有助于掠夺气質与掠夺思想习慣的存在和加强。
128. 現代經济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范畴——金錢的和工业的。工作方面也是这样。前一类工作同所有权或营利有关;后一类工作同作业或生产有关。上面关于制度的成长方面所談到的,也可以移用到工作的方面。有閑阶級的經济利益在于金錢的工作;而工人阶級的經济利益則与两类工作都有关系,不过主要在宇工业一类。要进入有閑阶級之門,其經由的途徑是金錢工作。
129. 只要人們的思想习慣是在营利与財产占有的竞爭过程中形成的,只要其經济职能不出于以交換价値表現的財富的占有,不出于逋过交換价値来进行对財富的管理和融通这个范围,在其經济生活中的經驗,就必然有助于掠夺气質与掠夺思想习慣的存在和加强。
130. 一个工业巨头与其說是一个机敏干練、才具出众的人;不如説是一个伶俐狡猾的人;一个巨头的职能是金錢性質的,不是工业性質的。当他对工业进行管理时,这种管理往往具有一种主覗独断的性質。至于生产与工业組織方面的属于机械效果的具体掌握,則委之於在“偏重实利”的性情上差一些的副手們一这些人所长的是实际作业,而是經营管理。
131. 有閑阶級的礼仪的生活方式,也促进了掠夺的性格特征的持續和培养。
132. 在各項經濟工作中最富有荣誉性的是那些大規模地直接同所有权有关的工作。其次是直接有助于所有权与金融活动的那类工作——例如銀行业务和律师职务。他最早提出科學管理的原理與原則(1911)。倡導「時間與動作研究」(Motion and Time Study),提高工人生產力。
133. 在这样的工作中,对竞爭者进行欺詐或侵夺的那种直接意味巳經不像以前那样显著。但因此得以脫离掠夺习尙的那些人,主要只是企业雇用的从业員。……有些个人或阶級是直接从事于生产上的技术工作与体力工作的,其情况与上述的不同。以工业中金錢一面的竞賽与歧視性的动机与策略而言,这些人日常所处的幷不是在同等程度上的这样一个习慣过程。他們不断接触的是对机械事实与机械关系的理解与配合,是对它們在人生目的上的評价与利用。这部分人所直接接触的工业操作的敎育作用和淘汰作用,足以使他們的思想习慣与集体生活中的非歧視目的相适应。
134. 直接同金錢竞爭有关的那一类經济活动,具有保持某些掠夺的性格特征的傾向;而直接与商品生产有关的那类工业工作,則在大体上有一种相反的傾向。
135. 在作进一步推論时还应当注意的一层是,今天有閑阶級成員的供源是在金錢标准上成功的那些人,因此他們所具有的掠夺特征,推想起来,应当在一般水准以上。
136. 要在有閑阶級中保持地位,就得保持金錢的气質,否則他們的資产将化为烏有,他們的阶級地位将丧失。
137. 自从金錢竞養这个方式开始以来——或者說,自从有閑阶級这个制度成立以来——这种进入富入队伍的淘汰过程当然是在不断进行。不过淘汰的眞正依据幷不是始終不变的,因此在淘汰过程中产生的結果也不是始終一律的。在早期未开化阶段或純掠夺阶段,适应淘汰的决定性标准是刚勇(按照这个字眼的本义来說)气質。……到了未开化文化的后期,在准和平的身份制下,入們对于財富的猎取和保有逐漸达到了稳定的方式。直率的进攻和肆无忌憚的凶暴,巳經在很大程度上被精明、狡獪和詐伪的作风所代替;后者巳成为累积財富的最有效方式。……到了今天,淘汰的依据巳經有了变化,現在要取得加入有閑阶級的賛格,所必需的品質只是金錢的品質。
138. 經济理論其他方面的发展是循着两条分歧路綫进行的。这两条路綫,从个人的才能或素性的淘汰保持的方面来看,可以称之为金錢的路綫和工业的路綫。从习性、精神态度或意志这些方面的保持来看,前者可以称之为歧視性的或自私的路綫,后者为非歧視性的或經济的路綫。从智力或認識力在两个方向下的发展来看,前者可以說是属于意向、定量关系、身份或价値的个人覗点,后者可以説是属于因果关系、定量关系、机械效能或效用的非个人觀點。
139. 金錢生活的一般傾向是保持未开化气質,但不是原样再版,而是以欺詐和精明,或者是管理才能,来代替早期未开化时代所特有的那种对身体进行伤害的偏爱。
140. 貴族和資产阶級的品質,也就是破坏性的和金錢的性格特征,主要应当在上层阶級中发現;而工业的品質,也就是和平的性格特征,則主要应当在从事于机械工业的阶級中发現。
141. 因此,上层阶級与下层阶級之間,看来在氣質上幷沒有多大差別。但是,所以沒有很大差別,大部分似乎还是由于有閑阶級的一貫的示范作用和它所依据的明显浪費和金錢竞賽那些广大原則的获得广泛接受。
142. 除了正式作战活动以外,决斗制度也是同样的高度好战的一种表現;而且决斗是一种有閑阶級制度。
143. 应当把男孩对侵占的偏好以及把自己的利益同其家属的相隔离的意向,看作是对某类性格的一时的复归傾向,因为这类性格是在早期未开化文化下、也就是純掠夺文化下的正常性格。在这一点上正同在許多別的方面一样,有閑阶級和懶汉阶級的性格表明,在其成人生活中繼續存在的那些特征是童年时代和靑年时代的正常特征,也就是早期文化阶段的正常的或慣有的特征。
144. 各种比賽活动,原来是以互相竞賽为依据的,后来通过各种手法,逐漸轉变为以机巧与詭詐为依据,但这种轉变是无注在任一点上划出一条界綫的。对比賽活动的喜爱,是基于一种古老的精神素質,是由于具有比較高度的掠夺竞賽习性。在一般叫作运动比賽或竞技的那类活动中特別显著的是,冒险侵占和損害对方那种强烈傾向。
145. 对比賽活动的偏爱,是人們在精神特質的发展方面处于停滞状态的格外显著的标志。
146. 一种活动,如果要符合礼仪上的要求,就得与有閑阶級的荣誉浪費准則相一致;然而,一切活动,作为一种习慣的——卽使是部分的——生活表現,如要持久存在,就必須与适于某种适用目的这一人类共同准則相一致。有閑阶級准則所要求的是严格的和广泛的不求实际;而作业本能所要求的是有目的的活动。
147. 任何一种活动,所以能成为正派娛乐中一个传統的和习慣的方式,所以能保持这个地位,是由于它能同时适应內含的浪費与表面的目的性这两种要求。
148. 現代竞爭,大部分是以这类掠夺的性格特征为基础的自决过程。
149. 以个人对集体生活目的上的适用性而言,竞賽效能卽使有用也是属于間接性的。在同別的社会沒有发生敌对行为的时候,凶暴和狡獪这类习性对社会幷沒有用处,而且它們之所以对个人有用,只是由于有这样大一个部分的同类特征活跃地存在于他所处的人类环境。一只沒有角的小牛在有角的牛群中是居于不利地位的;任何个人在这类特征方面如果沒有相当禀賦,則他在生存竞爭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就有些像那只小牛。
150. 手杖是适应自我表現的目的的,它表明持杖者的双手干有用劳动以外的事体,因此具有証明有閑的效用。但它也是一种武器,是在这个性能上适应未开化时代一个男子的切身需要的。任何人,只要他沾染上一点凶暴气質,他手里握着这样一件具体的、原始的攻击武器,就会感到很大的安慰。(春秋時期的佩劍)
151. 虽然运动比賽一类活动实質上是掠夺性的,是起着社会分化作用的,虽然在其直接影响下所导致的一些习性的恢食,是同工业不相适应的;但是間接地、更深一层地說起来——这里所使用的,似乎是一种不大容易了解的对立归納法或对抗刺激法——运动比賽却可以認为是有助于一种性格的发展,这种性格在社会目的上或工业目的上是有用的。这就是說,这类活动虽然实質上是属于歧視的侵占性質,但由于某种間接的、难以索解的原因,結果却促成了一种有助于非歧視性工作的气質的发展。
152. 有閑阶級的一个相当突出的特点是酷好运动比賽,这不但表現在阶級成員的直接参加上,而且表現在对这类活动在感情上和精神上的支持上子这一性格特征,是有閑阶級与下层社会中的懶汉以及整个社会中在掠夺气質上禀賦特强、也就是具有返祖遺传性格的那些分子所共有的。
153. 凶暴与狡黙这两种未开化性格特征,构成了掠夺气質和掠夺的精神态度。这些都是狹隘的自私性質的表現。两者对于个人在生活中追求歧視性成就时的得心应手,都是有高度适用性的。两者也都是有高度审美价値的,都是由金錢文化助成的。但是两者在集体生活目的方面都毫无裨助。
154. 賭博习性是未开化气質的又一个附属特征。
155. 但信賴命运实質上是比掠夺文化年代更远的一种习性。这是万物有灵觀念的一种表現形式。这种信念似乎是更早时期的一个特征,其实質是从那个时期流传到未开化文化阶段的,然后它經过那个阶段的变化,在賦有掠夺鍛炼的那种形杰下,传入了人类发展的后期阶段。
156. 我們在任何竞養中对預决其必胜的那一方加以支援,直率地表現着对賭注的这种鼓励心情;而这一点无疑是一种掠夺特征。表現在賭注上的信賴命运,是随着原有的掠夺冲动而来的。由此可以推定,就信賴命运表現在下賭注这一形式上而言,应当把这种形式表現看作是掠夺性格类型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157. 运动竞賽者对命运和机遇或偶然的必然性的观念,是一种不分明的或欠完整的万物有灵观念。这种觀念往往以极其模糊的方式联系到事物和局势。
158. 信賴命运觀念的簡单形态,就是对事物和局势的不可思議的目的性傾向的这种本能感覚。事物和局势会有一种归結到某一目的的傾向,不管人們認为这个目的或这个最后目的点是偶然产生的还是蓄意安排的。
159. 个人为了要在今天复杂的工业操作中获得最高度的适用性,就必須具有随时可以依据因果关系来理解事实幷联系事实的素性和习慣。工业操作,不論从整体还是从細节上来看,都是一个量的因果关系过程。对工人或对一种工业操作的指导者所要求的“智慧”,幷沒有什么別的,只是对于从量上来决定因果关系的理解与适应,必須具有一定程度的熟練。拙劣的工人所缺少的就是在理解与适应上的这种熟練程度;如果敎育的目的是在于提高他們的工作效能,則这种敎育所追求的目的就是在于增进这种熟練程度。
160. 随着工业方法的发展,年工业者的那些长处,越来越难以抵消其所存在的智力不足或接受因果关系的看法时的迟疑不决这类缺点。工业組織越来越具有一种机械結构的性質,作为一个工业人員,他在这里的任务是辨别和选择会产生对他有用的效果的自然力量。工人在工业中所处的地位巳經不再是一个原动力,他的职能是对量的关系和机械事实加以抉择和評价。
161. 这种超因果的傾向或动作力,作为一个解释疑难的救星是有高度效用的,但这种效用完全属于非經济性質。
162. 万物有灵的思想习慣,对信仰者在一般心情上的直接影响是降低他的有效智力,而它所降低的这个方面的智力,对現代工业正是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
163. 万物有灵的习性,除了在工业上的直接影响以外,从別的方面来看,在經济理論上还有某种重要意义。(1)这一习性的存在,足以相当可靠地証明,还有某些別的古老的性格特征同时存在,甚至,相当有力地存在着,而这类特征在經济上是有实际重要意义的,(2)基于万物有灵习性而获得发展的神人同形同性信仰,构成了宗敎上的礼俗,这类礼俗所发生的后果,其重要意义在于(a)影响到社会对商品的消費和一般的爱好准則,这在上面的一章里巳經提到,(b)引起幷保持了对上級关系的习慣的認可杰度,从而加强了身份和效忠这些方面的流行現念。
164. 由于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而形成一种习慣,势必影响到对別的刺激作出反应时的性格。人类性格在任何一点上的轉变,是人类性格的全部轉变。
165. 一个原始的野蛮人对于万物有灵的信仰,似乎不像未开化人民或巳經过蛻化的蛮族那样認眞。在他手里,由万物有灵信仰所演成的,主要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神話創造,而不是頑固的迷信。
166. 而在未开化文化中所表現的,却是运动比賽本能、身份制和神人同形同性信仰。在現代文明社会的人們的个人气質中,也大都可以看到这方面的变形。
167. 神人同形同性论是指人们认为其他生命体或者类生物体都具有人类的情感,甚至具有自己的性格特质的一种观点。
168. 作为社会結构的一个特征的身份关系,是掠夺的生活习慣的一个后果。就其来源而言,它实質上是掠夺态度的經过加工以后的表現。
169. 这里所討論的、与經济理論有直接关系的一些比較主要的心理特征,可以槪括如次:(1)掠夺的、竞賽的性格,这里我們把它叫作尙武精神,在前一章里巳經談过,它只是人类所共有的作业本能的未开化变形,这一侍殊形态是在人与人之間作歧視性对比的习慣的支配之下逐漸变成的(2)身份关系,这是在这样的歧視性对比下按照公認規格加以品評与分級的一种形式表現;(3)神人同形同性信念,这至少在其生气勃然的初期是一种制度,这种特有因素是一种身份关系,在这个关系中人类是在下的,而人格化的超自然力是在上的。……就其間的某些主要因素来說,彼此的关系可以說是二而一的。一方面,身份制与掠夺的生活习慣,是作业本能在歧視性对比这一习慣下所采取的形式的一种表現;另一方面,神人同形同性信念和宗敎信仰这一习慣,是人类对有形事物性格傾向的万物有灵觀念的一种表現,这种表現是在实質上属于同样一般的歧視性对比习慣的支配下逐漸加工,逐漸完成的。
170. 应当把竞賽的生活习慣和宗敎信仰习慣这两个范畴看作是,人类性格的未开化类型和它的現代未开化变形的补充因素。两者都是对不同类的刺激发生反应时形成的差不多属于同一范围的那类素性的表現。
171. 从經济理論的玄場来看,运动竞賽性格巳經逐漸轉变成了一个宗敎信徒的性格。
172. 由此可見,运动竞賽气質或賭博气質,是含有构成一个宗敎信徒或宗敎仪式奉行者的某些主要心理成分的;其間的一个主要共同点是,相信在事态的演进中具有不可思議的习性傾向或超自然力的干預。
173. 包含于这一連串的万物有灵槪念中的,在这一端是属于时运、机会和偶然的必然性的最原始形态,而在那一端是神人同形同性的神力的充分发展形态,介于这两端之間的是处于不同的完整阶段的种种形态。与这种超自然力信念同时幷存的有两种意向,一是本能地要使行为与幸运的出于推想的要求相順应,另一是对神的不可思議的意旨抱着相当虔誠的服从态度。
174. 这类运动竞賽活动甚至被看作在神前邀荣取宠的一个相当有效的手段。因为这类活动,显然可以用来作为招彼新进,幷使之在皈依以后信心坚持不变的一个法門。这就是說,通过运动竞賽一类活动使万物有灵的和竞賽的习性获得鍛炼,就有助于构成幷保持一种性格,而这种性格与比較通俗的那些敎派,在精神上是沆瀣一气的。
175. 这一切似乎都足以說明:一方面,使人們傾向于运动竞賽和使人們傾向于神人同形同性敎派的是同一气質;另方面,运动竞賽习慣、也許特別是体育运动习慣,足以促使从宗敎信仰得到滿足的那类习性发展。反过来說,宗敎信仰的习慣的养成,似乎也有利于体育运动以及一切竞賽活动——这类竞賽活动使歧視性对比和信賴命运的傾向有了发揮机会——的习性的发展。
176. 掠夺性格必然使人們加强个人尊严观念和各个人之間的相对地位觀念。在掠夺社会的生活方式中普遍存在的規范是上与下、尊与卑、主与奴以及統治与服从的个人之間与阶級之間的关系。神人同形同性敎派就是从那个生产发展阶段来的,是在同样的經济分化——分化为消費者和生产者——方式下形成的,也是被同样的統治与服从这个最有力的原則所渗透的。
177. 从經济理論的觀点来看,应当把凡人和神人的这种以下对上的效忠关系,一律看作是个人奴性的一种变形,而这种奴性却是掠夺的与准和平的生活方式的一个极其显著的构成部分。
178. 一般的說敎者可以有效地使用属于未开化意識的性質形容詞和比喩詞,这一点說明这一代对属于未开化特征的品質和优点,仍然持有热烈的欣賞心情,也表明宗敎思想与掠夺性格二者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179. 以杀气騰騰的、带些血腥气的那类形容詞加之于神,一般往往認为是具有高度审美价値与光荣成的。这就是說,这类形容詞,在我們不暇作深入思考理解其涵义的情况下,是深合我們的口胃的。
180. 与和平的、工业的社会最相适应的是实事求是的性格,在这种性格的支配下,人們是把有形事物作为机械中的各个环节来認識其价値的。有了这样的精神态度,在認識事物时才不致本能地产生万物有灵的习慣傾向,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現象,才不致求助于超自然力来作解释,才不至于依靠冥冥之中不可測度的神力,来促使事态的进展适合于人类的使用目的。为了适应在現代形势下最高度經济效能的要求,必須慣于以量的、不带絲毫威情作用的动因和关系,来理解世界的进程。
181. 宗敎信仰之所以有其經济上的重要意义,是由于把它作为气質上的一种附随变化的标志带有掠夺习性,这表明在工业上存在着一些有害的性格特征。宗敎信仰所表明的是人們持有一种精神杰度,这种精神态度由于对个人的工业适用性所发生的影响,其自身就有了一种經济意义。但宗敎信仰也有它比較直接的重要經济意义,这就是它可以引起社会的經济活动的变化,尤其是在商品的分配和消費方面。
182. 宗敎信仰对于在身份制下人們所持有的那些思想习慣是有推进作用的。对現代环境下最有效的工业組織說来,它是在这个程度上的一个障碍;对現代形势要求下的經济制度的发展說来,它首先是处于对立地位的。
183. 用来侍奉一位神人同形同性的神的消費,和用来侍奉未开化文化阶段属于上层阶級的一位有閑紳士——一位曾长或族长——的消費,二者的动机卽使不完全相同,也极度相类。
184. 在經济理論上,显然应当把宗敎节日看成是为他們执行代理有閑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执行的宗敎性代理有閑的特征是,相当严格地禁忌一切对人类有用的活动。逢到斋戒的日子,不但对生利事业以及足以(在物質上)促进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应当严格迴避,而且更进一步,对有助于消費者生活上的享受和充实的一类消費,也应当加以硬性禁制。
185. 宗敎节日和一般节日,在性質上是向一般人民征收的一种献礼。献礼是用代理有閑来提供的,节日是为了某个人或某一事件的荣誉而制定的,因此由这类献礼产生的光荣效果是应当归之于所紀念的那个人或那件事的。
186. 有些动作和行为是有利于人类生活的充实的,有些是对神人同形同性的神的荣誉有貢献的,一个对有关宗敎信仰的事物的爱好有修养的人,不难在这两者之間划出一条淸楚的界綫;在典型的未开化体系下,敎士阶級的活动是应当完全局限于上述的后一类的。属于經济范围的一切,在一个德行极高的敎士的眼中,都是不値一顧的。……敎士是不应当染指于机械生产工作的;但是应当放开手来消費。不过必須指出,他应当采取的消費方式,幷非显然有利于他自己的享受或有利于本身生活的充实的那一种,而是与有关代理消費的一些通則相符合那一种。
187. 在敎士制度漸归失效,或者关于人世生活中神力无所不在的那种感覚特别活跃的时候,一般普通在俗的人被看成是处于神的直接奴仆的地位,其生活应当是为了提高其主人的荣誉而执行代理有閑的生活。在这样的复归情况下,人們同神的关系回到直接奴役关系,幷以此为信仰态度中的主要因素。因此,这时人們着重的是一种严肃的、苦恼的代理有閑,是对明显浪費的忽視,以此作为博得恩宠的手段。
188. 宗敎系統中属于超自然的那几个阶級的成員,为了他們的荣誉,一般也需要代理消費和代理有閑方面的一定程度的貢献。在許多情况下,在他們以下的那些次一級的成員,作为侍从者或从属者,应当为他們执行代理有閑,其情况正与上面一章所説的族长制下的寄生有閑阶級相类。
189. 在这个国家(美国),一般地説,一切經济效能或智力較差或两者都較差的阶級,其宗敎信仰傾向特别显著。
190. 工业操作坚决地傾向于破除那些对現代王业目的說来巳經陈腐无用的思想习慣,而她們与工业操作却幷沒有直接的有机关系。这就是說,文明社会中的妇女,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其所处的經济地位而形成了一种守旧性,她們持有的信仰态度就是这种守旧性的显著表現。
191. 当社会还处于比較原始的义化阶段,还很少智力上的发展时,在这样的社会里总可以看到在宗敎信仰方面特別着重壮丽的外觀的迹象。这是未开化文化的一个格外显著的特征。
192. 在近来发展的工业操作下,工业操作所凭以进行的原动力和設計,是不具人格的、非个人性質的,这时在工人意念中通常存在的槪念的依据,以及他通常理解事物現象的觀点,乃是对事实的相續关系的强制認識。这时就工人的宗敎生活来說,其由此发生的結果是,傾向于沒有敬神觀念的怀疑主义。
193. 虔誠的信心是在比較古老的文化下获得最高度发展的。……这种虔誠的信心足以表示人类性格的一个类型,与这种性格比較适应的是掠夺的生活方式不是近代发展的比較調和、比較有組織的工业的生活方式。这种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身份——統治与服从关系——这个古老的慣有觀念的表現,因此与掠夺文化和准和平文化下的生产結构相适应,与現代生产結构則不相适应。还有一层,在現代社会中,有些阶級的日常生活跟工业的机械操作隔得最远,因此不但在宗敎信仰方面,就是在別的方面也是最保守的,在这类阶級中,这种性格就能够极度頑强地持續存在;而有些阶級是經常直接接触現代工业操作的,因此其思想习慣是处于工艺上的要求的拘束力支配之下的,对这些阶級說来,那种对現象的万物有灵解释以及开展宗敎信仰活动所依据的个人身份关系,都在衰退和熄灭中。
194. 动机中还有一个更加持殊、更加普及的,足以在形式上支持宗敎生活方式的相异因素,那就是不带有虔誠意味的对环境的美的調和觀念。……这一觀念由于与服从动机相混合,对敎士制度的維持很有帮助。美的調和这一觀念或冲动根本不是属于經济性的,但是在工业发展的后一阶段,对个人經济目的上的性格的形成,却有很大的間接影响。它在这方面最显著的影响是,使相当显著的自私傾向得以减輕;上述傾向是从处于早期的、比較有权能的状态的身份制传統遺留下来的。因此,美的調和这一觀念的經济意义是它对宗敎信仰觀念起着阻碍作用。前一观念,通过消除自我与非我之間的对立,足以减輕——卽使不是消除——自私傾向;而后一观念,由于它是个人統治与服从觀念的表現,則足以加强这种对立,从而坚决主张个人利益与人类生活的整体利益之間存在分歧。
195. 金錢文化或有閑阶級文化,开始时是作业冲动下的一种竞赛性变形,但在其最近发展中,由于排除了关連到效能、甚至关連到金錢地位的歧視性对比习性,漸漸地破坏了它自己的根据。
196. 不但有閑阶級的受到蔭蔽的金錢地位造成了一种形势,有利于适应現代工业操作所要具备的性格禀赋不足的那些人的生存,而且有閑阶級的荣誉准則,还要求人們使某些掠夺素性获得显著的活动机会。使掠夺素性获得活动机会的那类职业是有証明作用的,它們所証明的是財富、門第和不参与工业操作。在有閑阶級文化下,掠夺的性格特征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起促进作用的,消极的一面是这个阶級的脱离生产,积极的一面是有閑阶級礼仪准則对这类性格特征的認可。
197. 在这类工作的誘因中,通常是存在着一些不純动机的,尤其是属于歧視性差別的动机;这是一个周知的事实,巳成为一个时常被人談起的話柄。甚至还有这样的情况,有許多表面上是为了无私的公共利益而进行的事业,在創办时以及在进行中都别有用心,其根本目的无疑是为了提高发起人的荣誉,甚至是为了增加这些人的金錢利得。有許多这类組織或机构,不論就其首倡者或贊助者来説,其主要动机显然就是这种带有歧視意义的动机。
198. 在一般的社会改良工作方面,那些朴素的、宗教成分比較少的或比較流俗化的敎派的敎士,和妇女阶級总是志同道合的。从理論上来看,也正应当是这样。在别的經济关系上,在妇女阶級与从事經济事业的男子阶級之間,敎士所处的地位也是有些不够明确的。出于传統和一般的礼俗觀念,敎士和富裕阶級的妇女两者都是处于代理有閑阶級的地位;以这两个阶級而言,构成阶級的思想习慣的特有关系是服从关系,就是說,是以个人为設想依据的經济关系;因此在这两个阶級中都可以看到一种依据个人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来理解現象的特殊傾向;两个阶級都被禁止从事与礼仪不相容的生利事业或生产事业,因此它們如果要参加今天的工业操作,是道义所不允許的。由于世俗的生产劳动受到了这种礼仪上的排斥,于是現代妇女阶級和敎士阶級的大部分活动力,不得不轉移到不属于自私性的另一些方面的服务上。这时礼法却又使他們別无他法可以表現出要从事于有目的活动的那种冲动。有閑阶級妇女从事生产活动旣一貫受到禁制,于是她們就不断地努力要在企业活动以外的方面,为作业冲动寻求出路。
199. 宗敎信心是以比現代社会一般人們保存得較好的形态,存在于这两个阶級的。
200. 在改善大都市貧困人民生活方面的种种努力,其中有一大部分負有文化上的使命,希望借此使上层阶級文化中的某些因素,能够更加迅速地納入下层阶級的日常生活方式中。
201. 在現代金錢文化的环境下,个人的荣誉,因而也就是个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他在消費的态度和方式方面的符合标准,在时間和物品上的慣于浪費就是由此获得証明的。
202. 这个新的礼仪方案的来源是社会中一部分人所設計的礼法,这部分入的生活是处于工业操作范围以外的,但他們却要把这个方案硬塞进下层阶級的生活方式。
203. 熟悉平民生活这件事旣是不体面的,人們就惟恐沾上了这样的恶名,这种态度在这类机构的慣例和成規的构成中所发生的累积作用,使人們逐漸把这类机构的最初动机丢开,而傾向于属于荣誉性的某些指导原則,再进一步,人們終于傾向于以金錢价値为依据的原則。
204. 有閑阶級在工业形势前是处于有所蔭蔽的地位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掠夺期前野蛮文化下所特有的那类非歧視性冲动,似乎有一种券于复归的傾向。这种复归傾向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业观念,另一方是懶散和亲睦习性。但是在現代生活方式中,以金錢的或歧視性的价値为依据的行为准則,阻碍着这类冲动的自由发揮,由于这些行为准則的显著存在,于是以非歧視性利益为依据的努力就轉变方向,为金錢文化所依据的那类歧視性利益服务。
205. 礼仪准則逋过对一些方式方法在細节上的指导和修改,会极其有力地使一切非歧視性願望或努力归于无效。
206. 上层阶級的妇女必須过不求实际的生活……其理由在于前者(上层阶級的妇女)所处的地位不仅是高等有閑,阶級,而且又是代理有閑阶級。她們所以要彻底脫离生产劳动,是含有双重理由的。
207. 任何社会中妇女所处的地位,是社会所达到的文化水平的最明显指标——或者还可以引伸一下,是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級在这方面所达到的最明显指标。
208. 当由竞賽生活引起的一些习性不再能与当前經济要求相适应时,一个崩解过程卽行开始,一些比較后起的、普遍程度較差的思想习慣,不得不在民族中比較悠久的、更加普遍、的一些精神特征之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讓步。
209. 在現代工业社会中,一个普通的、在态度上无所偏頗的人的見解是这样的:典型的人类性格是有助于和平、亲善和經济效能的那种性格,而不是有助于自私、凶暴、欺詐和統治生活的那种性格。
210. 礼仪生活的准則是歧視性对比原則的加工,因此这类原則一貫要制止一切非歧視性努力,支持自私态度。
211. 在敎师和敎育制度传統下构成的思想习慣是有它的經济价値——卽影响到个人的适用性的价値——的;这种价値,同沒有这种指导、在日常生活鍛炼下构成的思想习慣的相类經济价値比起来,是同样实在的。
212. 受有閑阶級現念的影响最明显的,是学識本身,尤其是高級学識。
213. 学識,在开头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説是敎士代理有閑阶級的副产品;而且至少到最近为止,高級学識仍然在某种意义上是敎士阶級的副产品或副业。
214. 卽使在今天,这类遺风(重視仪式性的事物)在学术界依然很盛,例如使用制服制帽,举行入学礼、入会礼、毕业礼,授給学位、荣銜、特权等等;这类情况說明了学术界存在着某种带有宗敎色彩的使徒传統。所有这类特征,如学界使用的仪式、服装,带有宗敎色彩的各种引进典礼,某些荣銜和美德通过按手礼留传下来,等等,其直接根源无疑是敎士职务方面的一些习俗;但是如果对这类特征的根源作进一步追溯,就会发現,专职的敎士形成以后,他們一方面与兴妖作怪的术士不同,另方面与侍奉尘世主子的奴仆也有区别,上述特征的根源,也就是敎士阶級在这一分化过程中构成的一些习俗。
215. 只要这个城市在經济上还沒有获得多大发展,只要吸收入校的学生在习慣上还以勤劳朴素为主,在大学的生活方式中使人会联想到巫医盛行时代的那种气氛,就至多只会偶尔一現。但是,一等到社会中財富的累积有了显著增进,一等到有某一学校开始依賴有閑阶級的支持,越来越着重仪式的风气就会滋长起来,在服装方面,在社会的与学校的种种礼节方面,复古的傾向也越来越显著。
216. 制服制帽的采用,是現代大专学校生活中显然的返祖現象之一,这一現象表明,这类学校不論在实际成就上还是在志趣上,巳經明确地成为有閑阶級机构。
217. 这种以金錢效能部分代替敎牛效能的現象,是曝以明显浪費代替明显有閑作为猎取荣誉的主星手段这一現代轉变,同时发生的。这两种事态之間的相互关系大槪是极其明了的,无須作进一步分析。
218. 一般認为,女子所应該获得的能使她們循規守范的知識,可以按眼以下两个条目之一来分类:(1)直接有助于提髙家庭服务質量的知識,卽家庭范围以內的知識;(2)显然属于执行代理有閑項下的那些类于学术性和类于艺术性的技能。如果知識內容关系到学习者个人的意志的发揮,获取这类知識是依照学习者自己的求知兴趣进行的,幷不受礼仪准則的驅使,幷沒有顧到她的主人,她的主人的享受或荣誉也不会由于这类知識的使用或显示而有所提高——这样一类知識,对女子的风度說来是不相宜的。同样,凡是对代理有閑以外的有閑具有証明作用的知識,都不是女性所宜享有的。(《才女之累》朱淑珍的故事;為什麼“才藻非女子事也”)
219. 一个新的觀点或是一种新的知識,只是在校外已經风行以后,才会在校內得到認可,被学校接受。只有那类不显著的革新算是例外,这类革新同传統觀点或传統的生活方式是沒有任何实質上的关系的;例如关于数理与物理科学的具体內容方面的新貢献,又如对經典著作、特別是关于語言学或文学方面的經典著作的新詮証、新注疏等等。一般情况总是这样,除非是在狹义的“人文学”范围以內的革新,除非革新者对人文学的传統現念絲毫沒有改动,否則公認的知識阶級和研究高級学識的学校对一切革新总是側目而視的。任何新觀点,或科学理論上的新論点,尤其是涉及人类关系理論的任一点的新論点,总是在一再延宕以后,才在大学的敎学体系中很勉强地占得一席地,而不是在热烈欢迎的情况下爽察快快地被接受的(反例:五四運動)。
220. 富裕阶級对学术的贊助这一事实,如果作为一种特性表現来看,从外形上来考察,也就是单从其經济的或工业的关系来考察,則其間的关系是一种身份关系。得到別人贊助的学者,为他的贊助人代理性地完成一种学者生活的任务而获得的某种荣誉是归其贊助人所有的,正同完成任何形式的代理有閑,其荣誉归其主人所有的情况一样。还应当看到,作为一个历史事实来看,通过贊助关系对学术有所促进或对学术活动加以維持,它所助成的,在絕大多数情况下,是古典学識或人文学的精通。這类知識所起的作用,幷不是在于提高而是在于降低社会的工业效能。
221. 作为有閑階級生活所特有的一些思想习慣,所着重的是个人統治关系,再从这二点出发,所注意的是关于荣誉、功績、声望、地位等等的歧視性槪念。构成科学主題的事物因果关系,在这样的觀点下是看不到的。况且在世俗上有用的那类知識,与荣誉也幷沒有关系。因此,看来极有可能,足以引起有閑阶級注意的,应当是有关金錢或其他荣誉价値的歧視性对比的方面,而不是認識力的方面。
222. 作为一个純正的有閑紳士,应当是,事实上也的确是,从个人关系的觀点来理解一切事物的;当他发生了求知的兴趣,他就会在这个基础上来寻求現象的体系化。
223. 科学之所以能闖进高級学識領域,部分是由于有閑阶級中这类逸出正途的后起之秀的作用,他們逐漸受到了非个人关系的近代传統的有力影响,其所繼承的性格傾向,与身份制下所持有的那类气質內的某些显著特征,显然有所不同。但科学知識这一异己分子所以能存在于高級学識領域,部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工业阶級中某些成員的作用,这些人处境比較从容,除注力于日常生活的維持以外,还有余力从事于別的兴趣方面的发展,他們的遺传性格可以一直追溯到身份制以前,因为歧視性的和神人同形同性的觀点,幷不能支配他們的智力活动。构成科学进步的有效力量的大致不出于这两类人物,而在这两类之中,以后一类的貢献为最大。
224. 科学是对于自然現象和社会現象的因果关系的明确認識。
225. 当人类生活和人类知識的各部門,各个地、相繼地摆脱了个人关系或身份关系的支配,因而摆脫了神人同形同性信念或荣誉价値这类准则的支配时,科学,特別是科学理論,随着这个前进趋势,也在各部門中成比例地向前进展。
226. 高級学識,在其最完美的发展形态下是經院哲学和古典文学的精粹,但尽管如此,它是敎士职务和有閑生活的副产物;同样,現代科学也可以説是工业操作的副产物。
227. 任何学术,如果其內容純粹属于現代人类与現代事物的一些知識,則与人文学比起来,人們总覚得它是“低級的”“卑俗的”、“沒有荣誉性的、甚至有人这样形容这种人类的和日常生活的实用知識,說它是“次人类的”。
228. 爱好准則、尤其是荣誉准則的槪念內容,总是民族的过去生活与过去环境的結果,通过遺传或因袭而流传到后代的,由于掠夺的和有閑阶級的生活方式长期地居于支配地位,有力地构成了民族在过去的性格傾向和觀点。……爱好准則是民族的习性;过去对于各种事物,根据爱好,有些加以好評,有些則加以恶評,从而对各类事物或者加以贊可,或者有所不滿,民族习性就是在这样的相当长期的习慣过程中形成的。如果別的情况沒有变动,則习慣形成的持續期間越长久,由此形成的爱好准則就越被人們認为恰当。对一般爱好,的評价固然是这样,对价値或荣誉方面的評价似乎更加是这样。
229. 学校为了貫彻这一方針,不但努力保持人們的古老觀念,而且在敎学中对知識作出荣誉的和非荣誉的这种区別。这样的結果是通过两个方式取得的(1)激起人們对純供实用的学識(与純荣誉性学識相对照)的一种經常存在的反感,从而使初学者眞心誠意地感到,能够滿足他的爱好的,只是,或者几乎只是一般无助于工业利益或社会利益的那类智力的发揮;(2)使学习者的时間和精力消耗在某些知識的取得上,这类知識幷沒有实用,只是由于积习相沿,巳經与作为一个学者所需要具有的学識总和結合在一起,因此影响到了有实用的那些知識所使用的措辞和术語。
230. 学术方面的情况也是这样,人們認为学識中如果缺少了古典学和人文学知識,这样的学識一般就不会是完善的,由此导致了一般学者为了取得这类知識而范成的时間和精力的明显浪費。这种以一定程度的明显浪費作为一切荣誉学識的一个附随事物的傳統要求,使我們对学識方面的爱好准則和适用性准則受到了影响,就同我們对制造品的适用性的鉴别受到同一原則的影响的情形一样。
231. 古典学之所以能够在高級学識体系中占有特权地位,所以能受到高度的尊崇,被認为是一切学識中之最可敬的,就是由于它具有作为浪費时間与精力的理明这一效用,因而也就是由于它具有作为支持这种浪費所必要的金錢力量的證明这一效用,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古典学深合于有閑阶級学識的装飾目的,其适应程度超过了任何其他部分的知識,因此是博得荣誉的一个有效手段。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