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
1. 诗歌的艺术性并不是诗歌内容本身,而是诗歌语言的组织方式和诗歌内容的表现方法,即诗歌的艺术性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因此,诗歌艺术的核心艺术表现手段是“形式”和“意象”,也就是说,“形式”和“意象”是衡量诗歌的艺术成就,即诗歌的“诗性”的核心目标。建立诗学体系,必须围绕这两点来进行。P3
2. 中国传统诗学:《诗经》之学,诗格之类诗学入门著作。——蔡镇楚。
西方的poetics(中国统译为“诗学”):1.广义的理论。2. 次广义的文学理论、文艺理论(作者认为作为这个义项使用时应译为“文学研究”)。3. 狭义的关于诗歌的系统理论(作为这个义项是才应译为“诗学”)。
3. 可以将诗学概念界定为:依靠逻辑理性思维,通过对诗歌艺术研究而总结归纳出来的多维理论体系。
4.西方诗学并不成熟:成熟理论少得可怜,许多基础概念模糊碧青,例如西方学界对诗学核心概念image的认识就模糊不堪;西方没有“意境”这一具有重大诗学理论价值的概念。P6
5. 诗学的核心理论并无古今中西之分,它是以古今中外一切诗歌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的是古今中外一切诗歌所遵循的共同规律。P7
6. 中国哲学缺乏逻辑。黑格尔就认为孔子哲学缺少“思辨精神”。“就我所能看出的而论,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学科的永久性贡献,是逻辑分析方法。”P8
7. 饶芃子:“长期以来,我们在文艺学学科上所讲的诗学,都是沿袭西方的;所使用的概念、范畴、观念、原理,绝大多数都是‘舶来品‘,……”饶芃子所讲的是文艺学领域的情况,其中包括诗歌研究领域。P8
8. 有关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阿·迈纳认为主要包括“定义、区别、划分、启迪学、论证、研究过程”等六大部分。这是适用于所有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P10
9. 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是由“志”、“情”、“象”、“境”、“神”构成的。P11(学术价值有限)
10.诗歌的功能:中国古代诗话以“兴、观、群、怨”论及诗歌的功能,西方诗学则以“娱乐与教育”概括诗歌的功能。相关研究多以诗歌形式、意象、意境、哲理、修辞等亚视角展开议论。P12
11. 苏格拉底将诗人想象成长着翅膀的、轻盈的、神圣的生命,他们在缪斯的力量的控制下失去自我之后才能创作。美丽的诗歌只有在诗人忘却理性、完全沉浸在神圣激情中时才可能产生。”P15【Murray, Penelope,Plato on Poety.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8】(无中文译本)
作者:苏格拉底强调诗歌的抒情性质固然不错,却不恰当地将情感置于理性的对立面。P15
12. 古今中外的诗人对于诗歌的抒情本质具有相同的认识。——论证(P16)
13.黎志敏:诗歌的两大特征便是“节奏”和“意象”。——P25
Xdynwbhzshzjl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诗歌意象
-
25,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
庞德的“意象”概念
“庞德”意象理论 Паунд — один из главных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е...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