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
第二章用了较多的篇幅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湘南的风土人情。从细姥婢家的染布坊,写到一整条街的手艺人;从细姥婢家所在的北门石埠头,写到县城的四条城门,写到衙门口,写到密密麻麻、错综复杂的街巷,写到麻地河,写到城外四面的山,写到东塔岭,写到雷公菩萨庙。在写麻地河渡船时,有一段“沈从文式”的美文写作,细腻柔软,浪漫恬静。
细风拂过,细姥婢听到了网绦上的铅砣撞得船板叮叮响,看到了鱼鳞刺眼地闪着白光。常常地,河面上有木排或竹排漂过。那木排或竹排上有年轻后生闲闲地慢慢地前后走动。排上面架着竹篙,晾晒的衣裤随风飘荡。船行得很慢,似动非动,可是转眼间就漂到了远处的灰雾中,只看到一痕浅色的影子。细姥婢突然有点眼神迷离,她努力想去想象远方的人是如何过日子的。 引自 二、打起锣鼓闹起台
2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