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203斯诺眼中的长征
“不论你对红军有什么看法,对他们的政治立场有什么看法,但是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在亚洲,只有蒙古人曾经超越过它,而在过去的三个世纪中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举国武装大迁移,也许除了惊人的土尔扈特部的迁徙以外...”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红军经过的省份有二亿多人民。在战斗的间隙,他们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戏剧演出,重”征“富人,解放需要”奴隶“(其中有些参加了红军),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没收”卖国贼“(官僚、地主、税吏)的财产,把他们的财务分配给穷人。现在有千百万的农民看到了红军,听了他们的讲话,不再感到害怕了。红军解释了土地革命的目的和他们的抗日政策。他们武装了千千万万的农民,留下干部训练游击队,使南京军队从此疲于奔命。在漫长的艰苦的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农民、学徒、奴隶、国民党逃兵、工人、一切赤贫如洗的人们——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
————————
专门查了土尔扈特部迁徙的历史,才知道原来是咱们自己的民族...
土尔扈特是中国蒙古族中一个古老的部落(四卫拉特之一)。
在明朝末年(公元1628年),土尔扈特部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离开新疆塔尔巴哈台故土,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草原上,他们开拓家园,劳动生息,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权土尔扈特汗国。
在以后的100多年里,土尔扈特人始终保持着与清朝政府的关系。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之曾孙)为摆脱沙俄压迫,率领部众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时近半年,行程上万里。他们战胜了沙俄、哥萨克和哈萨克等军队围追堵截。承受了极大的民族牺牲,据说上伤亡一半,最终实现了东归壮举。
沃尔嘚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p49 斯诺(施乐)眼中的周恩来
“但是从周恩来自己身上,我后来还了解到更多情况。他使我感兴趣,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他显...
-
p202-203斯诺眼中的长征
-
p272彭德怀把宣传杀自己头的宣传单收藏,印红军的宣传品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