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录3·1990年代自由主义与新左派论战
hy
读过 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所鼓吹的,是让大家在私人领域中做一个满足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好市民。在所谓理性的经济人背后,被掩盖得严严实实的,正是作为一个共和国的公民所不应忘却的公共关怀、公共理性和公共德性。在公共生活的自我角色认同中,“自由主义”提倡的是 “纳税人”意识,“新左派”主张的是“民众”或“人民”的观念,唯独缺少的是对 “公民”的自我理解。“纳税人”意识自然重要,但它依然是一个自利性的市民意识,无法真正承担非功利的公共责任。“民众”观念也有其尖说的批判性意义,但它无法普遍化为所有社会成员的权利意识和政治德性。如果我们依然将民主作为我们坚定的奋斗目标,那么,除了制度性安排之外,我们还需要广大社会成员以公民的道德责任感,共同追求和维护这一民主的制度和体制。正如罗尔斯所说:民主自由的安全需要那些拥有维护立宪政体所必需的政治美德的公民的积极参与。 引自 8.市民与公民117
50人阅读
h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原文摘录1·1978年以来的启蒙与内部分化
比较起80 年代,90年代思想界的分歧具有十分深刻的、不可通约的性质。80年代在启蒙阵营内部,...
-
原文摘录2·当代中国启蒙的内在紧张
80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新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重建人的主体性。在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之中...
-
原文摘录3·1990年代自由主义与新左派论战
-
原文摘录4·启蒙如何起死回生
改革开放以来,以个人和市场为轴心,社会不断地发生分化,如今的中国己经基本脱离了毛泽东时...
-
原文摘录5·1990年代中国的反西方主义
一旦民族主义失去了其内在的精神灵魂,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民族主义成为盲目排外、安自尊大...
> 查看全部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