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马克思的框架可以概括如下:在旧的封建秩序中,第一个获得动员的新兴社会阶级是资产阶级,他们遭到旧地主的蔑视,但却通过积累资金,采用新技术,使工业革命成为可能;工业革命动员的第二个新阶级是无产阶级,其剩余劳动力受到资产阶级不公正的挪用;这三个阶级想要不同的政治结果,传统的地主阶级想保留旧的专制秩序;资产阶级想要可保护自己产权的自由(法治)政权,对正式的选举民主倒无所谓(他们对法治的兴趣总是大于民主);无产阶级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阶级属性,就会要求无产阶级专政,使生产资料社会化,废除私有财产,实施财富再分配。工人阶级可以支持普选制的选举民主,但这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为了达到控制生产资料的目的。 ··· 1.中产阶级,定义来自职业和教育,而不是收入水平,倾向于支持自由民主中的自由。换句话说,他们需要保护自己权利尤其是财产不受掠夺性政府侵犯的法律规则。被理解为普遍政治参与的民主,他们可能支持,也可能不支持。对可能会影响自己财产和收入的经济再分配,他们更加模棱两可,即便不是表示公开的反对。2.工人阶级——马克思著名的工业无产阶级——反过来更热衷于自由民主中的民主。这意味着,他们有权参与政治。他们在丹麦、比利时、芬兰、瑞典、荷兰、德国和英国,与中产阶级联合起来,以争取选举权的充分扩展。他们比中产阶级对经济再分配更感兴趣,往往更侧重于再分配,而不是产权的自由保障。由于这个原因,世界上相当多的工人阶级,愿意在19世纪支持非民主的无政府工团主义(anarchosyndicalist)政党(如在南欧和拉丁美洲的大部),在20世纪支持共产党或法西斯政党。那些政党都允诺再分配,但要以自由主义的个人权利为代价。3.大地主,特别是那些利用奴工的(奴隶制、农奴制和其他非市场条件的劳工),是民主的专制反对者,几乎无一例外。巴林顿·摩尔最不朽的见解之一,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打破这个特定社会群体的势力,才可让充分民主兴旺起来。4.农民,他们有复杂不一的政治诉求。农民在许多社会中是非常保守的群体,信奉传统社会的价值,愿意接受作为地主阶级依附者的从属地位。 ··· 马克思的分析框架的缺点之一是他以“阶级”为决定性的变量,即使它还算有用。马克思有时讲起来,让人觉得社会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封建阶级——是定义明确的政治参与者,可以作出目的性很强的理性决策。在现实中,社会阶级只是智识上的抽象概念,对分析有用,却不能发起政治行动,除非它体现于具体的组织。如果要让参与经久不衰,就需要予以制度化。在过去两个世纪中,这意味着成立政党。 ··· 民主在欧洲分阶段逐步出现,历时超过一百五十年,是中产阶级、工人阶级、旧寡头和农民之间交叉斗争的结果。所有这些参与者又被经济和社会中的根本变化所塑造。 引自 第27章 民主为什么会扩展
6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