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66 欧洲殖民主义的三个阶段
非洲只是在1882年之后才被深入殖民,即大卫·阿伯内西(David Abernethy)所谓的欧洲殖民主义第三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新大陆的征服,第二阶段是收缩期,从北美殖民地的反抗到拿破仑战争的善后。第三阶段始于1824年的英国缅甸战争,以19世纪最后几十年开始的“瓜分非洲”为高潮。
这些差异有深刻的影响。在新大陆的第一波殖民,以殖民者可征用的黄金、白银、蔗糖、棉花和其他大宗商品的形式,为大都市权力创造经济盈余。在19世纪的扩张时期,许多欧洲人希望复制西班牙在墨西哥和秘鲁的成绩,也有人确实做到了,只是规模较小。对刚果的殖民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LeopoldⅡ)的个人项目。他成功建立以掠夺资源为主的残暴政权,让自己变得非常富有。就总体而言,特别是在热带非洲,在新殖民地中找不到新的黄金国(El Dorado)。像列宁和约翰·霍布森(John A. Hobson)那样的帝国主义专家认为,欧洲的剩余资本需要在欧洲之外寻找投资机会和新市场。但非洲花生、可可、象牙和棕榈油的产量,救不了全球资本主义,甚至都还不够自己的行政开支。随着奴隶制的废除,17世纪和18世纪重要的奴隶、蔗糖、朗姆酒和制成品的三角贸易也告终结。在很大程度上,欧洲已对非洲能生产的东西失去兴趣。
推动殖民主义第二波浪潮的,与其说是对资源的榨取,倒不如说是欧洲列强的相互竞争。上场的有几个新参与者,特别是1871年后新统一的德国和奉行扩张主义的俄国。旧列强在相互竞争的同时,一直试图对俄国施加制衡和牵制。意大利、比利时、日本和美国也加入游戏,将竞争推向以前尚无争斗的新地方。大卫·菲尔德豪斯(David Fieldhouse)认为,俾斯麦总理治下的德国宣布建立海外帝国的长远目标,触发了瓜分非洲的狂潮。德国的海外野心直接导致1884—1885年的柏林会议;其间,欧洲列强就瓜分各自滩头港口的腹地达成普遍规则的协议。从1878年到1914年,欧洲增加了八百六十五万三千平方英里的新殖民地,从而控制地球陆地表面的84.4%。10 新的人种理论使最新一波的欧洲征服合法化。西班牙人在新大陆开拓殖民地时,曾辩论他们发现的原住民是否有灵魂。至少,天主教会的结论是有的,并尝试——不十分有效——阻止定居者最可怕的掠夺。到19世纪,情况发生变化。查尔斯·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新兴的“科学人种主义”学说声称,造成世界人种现存等级的是欧洲白人在生物学上超越其他人种的固有优势。接踵而至的就是瓜分非洲的狂潮。尽管民主和议会政府已在欧洲和北美获得广泛推广,这类观点还是涌现出来,使武力对付非白种人合法化。这样一来,殖民定居者获得范围更广的政治权利,而非洲人是与之无缘的,从而造成公民和臣民之间的尖锐对立。
今天你提肛了吗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p261 非洲国家的特点
尼古拉斯·范德瓦尔(Nicolas van de Walle)和迈克尔·布拉顿(Michael Bratton)把这种...
-
p263 从非洲国家中看韦伯的国家力量体现
杰弗里·赫布斯特(Jeffrey Herbst)认为,所有后殖民非洲的新家族制政府,不管大小和威权类...
-
p266 欧洲殖民主义的三个阶段
-
p267 非洲国家层次的强大社会很少的原因
尽管人类起源于非洲,并在那里居住了五十万年(见第1卷第 3至5章),为何还只有这么少的国家...
-
p269 卡内罗的部落与国家理论和作者对非洲国家的思考
我在第1卷提到,根据罗伯特·卡内罗的理论,社会从部落层次转型到国家层次,重要条件是地理界...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