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政治结构 82-84
以血统为纽带的诸多家庭之间,基本的血亲关系是纵向的,以为构成一个宗族的所有家庭不可能时钟处于同一个辈分。一个家族越大,越是兴旺,这个纵向结构的涵盖面就越大。在决定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时,小家庭和它所归属的宗族是最要紧的社会联系条件。每逢经济上或政治上受到压力,或有其他需要时,一个农民首先不是和他处境相同的邻居采取一致性行动以共同渡过难关,而是上下(同时是向上)求助于本宗族的其他人。(82) 引自 地方领导 84 姓氏被认为在理论上可以最大范围地证实共同的血统,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深刻的意义。宗族则是以族谱的记载为根据,以共同的血统为基础的团体,对其成员具有更强大的约束力 2.中国历来在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型社会,其存在时间之久,可能是其他 任何文明中的开放型社会的好多倍,因此在这个社会中,所有的人都意识到并在一定程度上追求着自身地位的上升。在以家庭直接构成并以宗族为其外部界限的社会团体中,人们采取联合行动以争取实现上述目标。两三千年来,人们尝试并且验证了各种各样的复杂手段来加强家庭及宗族体系的效能。所有的人都在强大的压力下抑制住一切冲动,只要这种冲动可能偏离数代人为之奋斗的家族团体的利益。仅有极少数人,比如佛教僧尼,方可逃脱个人屈从家族利益的压力,而且即使是佛教也令人难以置信地把信徒们的生活解释为服务于家族和社会的某种替代方式。这些例外的情况暂且不谈,一个普通人是无法凭自己的力量达到最高目标的。而且做一个合格的传入,他既不必单凭个人的力量去获至这些目标,也不必全部达到它。个人的行为只是为先人增光,为子孙造福罢了。因此每个人都在为这种长远的目标而努力有幸报效国家而得未必可靠之利,只是各种努力方式当中的一种,虽然毫无疑问这是最受人羡慕,通常也是获得物质利益最多的一种方式。 国家无法改人们的这种注意力和兴趣所在,转而求其次,干脆入伙。国家制定了许多大肆炫耀的办法,在个人表现突出时对其家庭和宗族予以褒 扬。这种褒扬一律由官府受理,不论是礼仪的嘉勉,还是物质的赏赐,都由适当级别的政府部门颁给。一律以儒家教条的笼统之词对其所作贡献加以颂扬。在清朝,越来越多的官僚和平民家族都曾获准在邻里建立牌坊以表彰 “贞妇”或其他模范。朝廷有功之臣或达官贵人,若品位在某一级别之上,则可为他们的父辈请求赐给一定的头衔和荣誉。在一些确属特殊的情况下,还颁授过可为后人承继的特权,不过继承的代数有明文限定。对平民百姓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作为族长,乡村常常置酒以敬之。通过这些办法,“好家族”就与秩序、安全相联系起来,并必定获得官方的褒扬。统治者,毫无疑问还有大多数臣民,都诚心重视秩序和安全。获得这种荣誉的家族受到奖赏,而国家则能够或者希望能够因此也以较小的代价来扩大其控制范围。 引自 地方领导
51人阅读
Anni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三 政治结构 82-84
-
五 社会整合 150
所以,尽管家庭及族人能在祭祖问题上形成一个完全自我封闭的独立单位,但却不能构成一个与各...
-
第九章 政治结构225(256)
主权 政治意识 中国在其帝国数年的——如果不是更长的一一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统的文化圈,尽...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