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政府公司主义体制的发展及其改革的路径依赖
接下来我们看怎么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家知道1997年那次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中国与其擦肩而过。这次我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都能幸免于难? 因为,它是一个超大型的大陆国家,幅员辽阔,因为城乡二元结构使中国的城市可以向农村转嫁危机的代价——当沿海或者城市出现经济危机遭受巨大外部压力的时候,企业出现大面积的破产倒闭,打工者失业了,怎么办?没有人向这些外来打工者支付失业保险、再就业培训,等等。所有政府对于城市国企职工支付的社会代价都不用向2.2亿农民打工者支付,他们承受的这些代价使得中国的经济危机可以软着陆——代价转移到农村去。他们回家了,家里毕竟还剩一小块土地。所以,为什么说一段时间以来,有关要求农村土地个体化私有这个思路越来越不被人们谈到,是因为危机来了。当土地家庭化占有的时候,打工者失业回来了还不至于发生太大的问题。 其实,上一轮1997年之后的危机已经导致了长时期的通货紧缩,在经济不景气阶段,也是农村承受了危机的代价,这次恐怕还得这样。这个看法没有预设的价值判断,好坏先不说,只是说这个现象正在发生。 近期很多人谈到的中国政府4万亿投资,我在向海外的朋友介绍中国这次应对危机的措施时讲到,我们在危机之前先走了一步,中国从2004年就开始强调、2005年加大了以扩大内需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投入,到这次经济危机发生之时再次决定大规模增加政府开支之前,中国政府在2008年第三季度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已经大于城市,超过了政府投资的一半,这个政策的连续执行,使得我们有条件用内地和农村的投入所创造的新增就业机会,来化解沿海中小企业破产所带来的社会危机和社会矛盾。 同理,我们在上一轮经济危机的时候,用3.6万亿左右的基本建设投资,大体上保持了7%~8%的增长率。测算下来如果我们的增长率低于7%,新增就业就会低于800万人。这一轮如果作出测算,如果我们经济增长率低于8%,新增就业就会低于900万人,现在我们每年新增就业人口大约1000万,如果不能就业的人口超过200万,社会矛盾就会尖锐化,各种事件就会大规模发生。 因此,上一轮我们叫“保7争8”,这一轮大约是“保8争9”。上一轮2.4万亿的国债投资带动了其他投资总量达到3.6万亿。这一轮我们从2005年就已经开始,现在提出增加4万亿,各地提出的加总达到18万亿。而目前国内存款大于贷款的总量在13万亿左右,恐怕还得增发两万多亿的国债才有可能保证现在各级政府提出的投资的来源。总之,这一轮中国仍然会以国债投资拉动“保8争9”的方式来维持住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才能维持住社会稳定。 引自 第二节 政府公司主义体制的发展及其改革的路径依赖
77人阅读
Taylor Swift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二节 政府公司主义体制的发展及其改革的路径依赖
改革以来出现过三次“圈地运动”,可归纳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公司主义发展的核心经验,...
-
第二节 政府公司主义体制的发展及其改革的路径依赖
这些年,当我们强调所谓出口外向型的发展导向的时候,它的问题其实跟我们原始积累阶段的利益...
-
第二节 政府公司主义体制的发展及其改革的路径依赖
-
第二节 政府公司主义体制的发展及其改革的路径依赖
瑞典、挪威、丹麦属社会福利高水平国家,财政占GDP的比重是58%以上,而中国在激进改革期间大...
-
第三节 我们是怎样失去并又重新得到迁徙自由的
我们讨论的“迁徙自由”问题,与上述背景分析高度相关。 现在的政策研究人员应该看到,那些能...
> 查看全部7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