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乡饮酒礼”的起源及其作用795
P797段玉裁认为乡邑的名“乡”,取义于乡人“相亲”,乡饮酒礼和乡射礼的冠以“乡”字,也由于“礼莫重于相亲”;甚至乡大夫、乡先生的冠以“乡”字,也是“谓民所亲近者”。其实,“乡”字…像两人相对共食,看来乡邑的称“乡”,不仅由于“相亲”,实是取义于“共食”其来源很是古老,大概周族处于氏族制时期已经用“乡”这个称呼了,是用来指自己那些共同饮食的氏族聚落的。进入古代社会以后,周族成了统治者,他们还把郊内“国人”(国家公民)居住的聚落称为“乡”。西周、春秋时,各国把国都称为“国”,国都的四郊地区称为“郊”,四郊以外的地区称为“野”,在郊以内的乡邑分设为“乡”,在野的聚落分设为“遂”…… 《说文》说:“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是根据《周礼》的。《周礼·地官・序官》说“乡老,二乡则公一人,乡大夫,每乡卿一人”。贾疏:“六乡则卿六人,各主一多之事。”《汉书・食货志》也说:“邻长位下士,自此以上,稍登一级,至乡而为卿也。”根据《周礼》记载,在王城的郊内分设六乡,六乡中每家出一人为兵,一乡即编成一军,六乡共编成六军。六军的各级将官,即由六乡的各级官吏担任。《周礼・夏官·序官》说:“军将皆命卿”因为一军的统帅即是一乡的长官,一乡的长官“乡大夫”即是六卿之一。这样把“乡”的长官称为”卿”,不是没有来历的,在金文中“乡”和“卿”的写法无区别,本是一字。《仪礼・士冠礼》和《礼记・冠义》:“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乡大夫”也或作“卿大夫”,清代学者为此曾发生争论,其实“乡”和“卿”原本就是一字。看来“卿”的得名,和“乡”一样的古老,“卿”原是共同饮食的氏族聚落中“乡老”的称谓,因代表一“乡”而得名。进入阶级社会后,“卿”便成为“乡”的长官的名称。《国语・齐语》载齐的国都中有士乡十五个,每乡有二千家,因为“寄政教于军令”,每家出壮人,合二千人为旅,设有“乡良人”统率,每五乡合为一军,除齐桓公亲自统率五乡和一军外,上卿国子和高子都分别统率五乡和一军。这该已是春秋时扩展的制度,溯其源,确应是一卿主管一乡,“卿”的称呼即起源于“乡”。 “乡”、“飨”、“卿”既然原是一字,乡邑的称“乡”,原是指共食的氏族聚落,那么,称为“乡”或“飨”的乡饮酒礼,一定也起源于氏族聚落会食的礼仪。其所以要由乡大夫来主持,因为乡大夫原来就是一乡之长。 引自 二“乡饮酒礼”的起源及其作用795
72人阅读
羊牛下山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三“射礼”起源于借田猎来进行的军事训练772
P775古时“习射”,大别有二,即“礼射”和“主皮之射”。“礼射”张“侯”来射,着重于按照...
-
四“射礼”具有选拔人才的目的780
古代贵族不但用比射的方法来进行军事训练和军事教学,而且用比射的方法来选拔所需要的统治人...
-
二“乡饮酒礼”的起源及其作用795
-
二“乡饮酒礼”的起源及其作用795
P799段玉裁著《乡饮酒礼与养老之礼名实异同考》(收入《经韵楼集》),认为“乡饮酒礼之起,...
-
四由“乡饮酒礼”和“飨礼”推论“礼”的起源和“礼”这个
P816“礼”这个名称的来历,是和这种饮酒醴的“礼”有密切关系的。原来“醴”和“礼”本是一...
> 查看全部9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