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超越撒尔佛散
青霉素是比撒尔佛散更神奇的灵丹妙药,每家医院都嚷嚷着想要更多。在“二战”爆发的最初几年里,青霉素的最佳来源是已接受青霉素治疗的病人的尿液,因为青霉素的有效成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后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各家医院都不遗余力地收集病人尿液,以循环利用其中的有效成分。
1943年的前五个月,美国生产的青霉素只够治疗四位病人。在之后的七个月里,生产的青霉素能治疗20位病人。生产方式还在不断改进,到同盟国在诺曼底登陆时,青霉素的产量已能满足所有同盟国军队的需求,士兵的伤口感染能够很快地恢复。
结核菌是缓慢致死的病原体,也是一种高度进化的病原体。HIV、SARS和尼帕病毒等是进化程度比较低的病毒,能快速致死。从病原体的角度来看,快速致死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病菌还来不及传染更多人,宿主已经死了。高度进化的病原体却能让宿主存活很长时间,有更多的机会将病菌传染给别人。肺结核是进化程度最高的疾病之一,并且古已有之。即使在今天,每三个感染了肺结核的人,每一秒都会有一例新增感染病例。所幸大部分感染并没有明显症状,但即使在2016年,全球仍有1400万慢性结核病患者,每年导致200多万人死亡。
1947年出现了第一份青霉素耐药性报告,此时距离青霉素开始大规模生产只过去了四年时间。而且青霉素并不是唯一一种由于病原体产生耐药性而失效的药。对另一种抗生素四环素的耐药性出现在其问世的10年后,红霉素用了15年,庆大霉素12年,万古霉素16年。最初科学家非常困惑,搞不清为什么灵丹妙药一种接着一种失效,很快他们就意识到是因为病原体在进化。
细菌感染依然是高危疾病,但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大型制药公司却放弃了对新抗生素的研发。为什么会放弃这个有明确需求的市场呢?因为抗生素无利可图,制药公司更喜欢研发生产治疗慢性病的药物,比如高血压或高胆固醇,病人必须日复一日终身服药,从而产生巨额销量。但抗生素最多服用一周,病人就痊愈了,制药公司赚不了多少钱。
更糟糕的是,由于医生都知道耐药性的问题,新研发出的抗生素早晚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因此医生不会轻易给病人开新药,只有在病人严重感染已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时,才会让病人服用新药,这是保存抗生素效力的明智方式,但如此一来新抗生素的销量就更低了。
1950年,几乎每家制药公司都有一支抗生素研发团队,到1990年,大部分美国制药公司都将抗生素研发项目边缘化了,甚至将抗生素研发团队完全砍掉。但在同一年,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感染暴发,科学界重燃对抗生素研发的兴趣。但制药公司却无动于衷,继续减少对抗生素研发项目的投入。1999年,罗氏彻底终止抗生素研发项目。到2002年,百时美、施贵宝、雅培、礼来、安万特和惠氏都彻底终止或大规模裁撤抗生素研发项目。辉瑞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仍在坚持研发抗生素的制药公司之一,却也在2011年关闭了抗生素研发中心,也意味着泥土时代即将落幕。如今,全球18家最大的制药公司中,有15家已经彻底退出了抗生素市场。
言声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四章 合成制药时代
拜耳公布的官方故事刻意忽略了一个犹太人在研发阿司匹林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把功劳都归给...
-
第六章 药品监管机构的诞生
在20世纪30年代,动物测试已经非常普遍了,但为了加速产品上市,沃特金斯跳过了这一步,这并...
-
第八章 超越撒尔佛散
-
第九章 基因药物图书馆
1923年,胰岛素首次在北美发售,尽管加拿大公司康诺特获得了胰岛素在加拿大的经销权,但在美...
-
第十二章 神秘的灵丹妙药
海军准将乔治·安森(GeorgeAnson)于1740年9月18日从英格兰出发,率六艘军舰共1854人开始环...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