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的一些摘抄|“我努力克制自己不去爱你”
面对对方引人注目的个性,我却从未感到自己有什么超凡之处,或者说,我只觉得自己是属于被归类的那号人(就好比很熟悉的归档文件)。可有时候,我也会暂时中止在形象上与对方论高低;我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要说真正的独特性,它既不体现在对方身上,也不体现在我身上,而在于我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把握的是关系的独特性。 引自 无类:1.无法归类的——2.纯真——3.独特的关系 我陷入了一个双重自由的格局而无法自拔。一方面,我告诉自己:对方出于他自己的性格特点,也许需要我问长问短?这样一来,我绘声绘色地倾诉“衷肠”不也就在理了吗?极度的感情和疯痴不正是我的真实现状,我的力量所在?而如果这一真实、这一力量最终真的占了上风呢?而另一方面,我又告诉自己:如此表露感情的种种迹象有可能让对方感到厌烦受不了。这样说来,正因为我爱他,我难道不应将我炽热的爱情瞒着对方吗?在我眼睛里,对方是分裂的双重影像:时而为异体,时而又属主体;而我则摇摆于严峻和奉献之间。这样一来,我又不能不使点手腕——如果我爱他,我得竭力替他着想;而要做到这点,我只能有损于自己——一个无法摆脱的僵局——要么当个圣徒,要么做个魔鬼,别无其他选择——前者我当不了,后者我又不愿意——于是,我只能闪烁其辞——只能流露出一点点感情。 引自 掩盖:1.慎重考虑——2.双重自由——3.“戴着假面前进”——4.墨镜——5.符号的分裂——6.“爆发” 但实际上,维特并不反常,他只是堕入情网而已——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在无中生有地制造意义,而使他激动的正是这些意义——他处于意义的撩拨之中。对于恋人来说,每一次接触都在提出需要应答的探询——需要作出应答的是对方的皮肤。 引自 “我的手指无意中……” 我陷入了矛盾:一方面,我相信自己对于对方的了解要超过其他任何人对他的了解。由此,我便自豪地向对方炫耀自己对他的了解(“我了解你——我是惟一真正了解你的人!”),而另一方面,我又常常意识到对方不可捉摸,不可控制,不可探寻这一事实;我无法开启对方,追寻他的本源,并解开这个谜。对方从什么地方来?对方是谁?我殚精竭虑,我永远无法知道。 引自 未知:1.谜——2.无法了解——3.用力来界定 简单说,“我—爱—你”是一种宣泄,像情欲亢进。情欲发泄不用诉诸语言,但它却说了并表达了:我—爱—你。 引自 我爱你 借助泪水,我叙述了个故事,我敷设了一个悲痛的神话,然后便将自己维系其上:我与它俱生,因为通过哭泣,我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探询者,得到了“最真实的”讯息,身心的、而不是口头的讯息:“嘴上说的算什么?一滴眼泪要管用得多。” 引自 眼泪赞 人们的议论劫掠了我的心上人,还给我的仅是没有血肉的一个通用的替代,适用于不在场的一切东西。每当我意识到这些,我仿佛看到我的那一位已经死去,被挤压在一个瓮子里,搁置于语言大陵墓的墓壁上。在我看来,对方不应该是一个被指:你就是你,我可不想让人家对你评头论足。 引自 闲话 这种“妙不可言的清静”实际上是一种等待——一种欲望:我从未恋爱过,因为我没有过欲望;我所达到的身心清静(为此,我像维特一样自以为是地沾沾自喜)实际上正是那个阶段,或长或短;此时,我左顾右盼(尽管装得没那回事),揣摩着应该去爱谁。当然,爱情需要发泄,就像动物发情一样;诱发引动是偶然的,但机制却是潜在的、有规律的,就像动物的季节交配一样。 引自 抢劫/陶醉 爱情本是近乎迷狂的假设——关于依附的假设(我绝对地需要对方),从中却残酷地冒出一个完全对立的念头:没有人真正需要我。 引自 令人惋惜 我成了里头的困兽,老是提心吊胆,生怕爱情衰退,怕这衰退不仅会毁了对方和我,还会毁了当初的缘分,那种神奇的情投意合。 引自 “天空是多么蓝啊” 当两人用一种套话争吵起来,并且都占上风时,这两人肯定是已经结婚的人了:这场争吵只不过是在行使一种权利,使用他们共同占有的语言;争吵意味着大家要轮流来,也就是说,有你的份也得有我的份,如此往返下去。这便是人们婉转地称为“对话”的意思:并不是要倾听对方的意见,而是本着平等的权利分配语言商品。双方都知道他们所闹的别扭并不会造成离异,就像一种放纵的取乐方式(争吵是一种没有受孕风险的交欢)。 引自 争吵 争吵没有什么内在意义,既不会澄清事实,也不会带来转机。争吵既没有什么实效,也谈不上有什么逻辑意义;它只是一种奢侈,吃饱了没事干:像放纵的性冲动一样去留无迹,也不会留下什么污点。 引自 争吵 “她的一切举动似乎都意味着:既然他已不再爱我,那我也就什么都无所谓了。可事实上我还爱着她,甚至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爱她;但要向她证明这一点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引自 符号:1.什么东西的符号——2.常识提供矛盾的答案——3.言语的保证 符号并非证明,既然谁都能制造出虚假或模糊的符号来。由此不得不接受(完全是自相矛盾的)言语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既然没有任何东西能给言语作担保,我就将言语当作唯一的、终极的保险:我不再相信诠释。我把对方的任何话都当做真实的符号来接受;而且,当我说话的时候,我毫不怀疑对方也把我的话当真。由此可见袒露心迹有何等重要,我想从对方那里把表达他感情的方式夺过来,并不断地对他说我爱他;没必要暗示或猜测:要想让人知道一件事情,那就得把它说出来;但同时,只要它一经说出,那它就很有可能是真的。 引自 符号:1.什么东西的符号——2.常识提供矛盾的答案——3.言语的保证 未完成过去时是诱惑的时态;貌似生动,实际并不真实;未完成的实在,未完成的死亡;既没有遗忘,也没有复活;有的只是记忆的诱饵,搞得人疲惫不堪。 引自 “今夜星光灿烂” “我们曾经是朋友,如今成了路人。这样挺好,没必要去设法掩盖它,就好像是遮掩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我们就像两艘各行其道、追寻各自目的地的航船;也许我们能够邂逅并欢乐一番,像我们曾经做过的那样——两船并排憩息在同一个港湾里,沐浴在阳光里,如此的安详,仿佛它们已经抵达了目的地——完全一致的目的地。可是随后,我们又为自己不可抗拒的使命所推动,彼此分离,天各一方,各自漂泊到海上,沐浴在不同的阳光里——可能永远不再相会,也可能再次相逢,但不再相识:不同的大海和阳光也许已经将我们改变!” 引自 就是这样:1.什么——2.如是Ⅰ——3.如是Ⅱ——4.迟钝呆板的言语——5.星宿的友谊 |
你在哪里表现出温柔,你也就道出了你的“博爱”。 引自 温情:1.温情与需要——2.温情与欲望 于是清心寡欲就由于这样一个冒险的意念而依然充满着欲望:“我爱你”萦系在我的心头,但我守口如瓶。我在心里对不再是或还未成为我的对方的人说:我努力克制自己不去爱你。 引自 有节制的醉
93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