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对自己又爱又恨 113
🍒 (岁月静好 晴耕雨读)
在读 蒋勋说红楼梦(全八辑)
▪️一个好作家懂得怎么隔断
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对他说,去见你娘来。大家庭家教很严,见了祖母,还应该赶快去给妈妈请安。这样就错开了黛玉跟宝玉之间的衔接。性子比较急的作家就会接着一直写下去,而一个好作家懂得怎么隔断,让读者在读的时候急着想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 戏台上也经常用同样的手法。有时候舞台上那个人出来一亮相就退回去了,然后在后台唱了一段,再出来。先让大家眼睛一亮,等观众很想再看的时候才出来,而不是让他一直在那里待到你不想看,这就是文学技巧。 引自 作者对自己又爱又恨 113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这其实是作者晚年潦倒时,回想自己一生时的自责。如果要找出曹雪芹对自己一生最严厉的忏悔录,我觉得就是这阕《西江月》。日子过得很潦倒,脾气也很怪,不肯趋炎附势,也不肯去跟旧日的朋友来往,这个时候他这样说自己。 引自 作者对自己又爱又恨 113 “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这是很严重的一件事。在儒家文化里,一个男子忠孝两全是最好的。可是国和家都没能指望上他。《红楼梦》是一本批判性很强的书,作者批判儒家道统,也批判自己。他不认为人活着只有忠和孝,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自我实现,活出一个独特的自我。很多朋友读这本书,也不见得会赞成作者的主张,因为我们都深受儒家传统的影响。 引自 作者对自己又爱又恨 113 当时只有做官才叫才华,其他的都不叫才华。作者在那个时代受到很大的压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作者的自责,反而是对人性的另一种解读。 引自 作者对自己又爱又恨 113
36人阅读
🍒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贾府的建筑 92
王熙凤一出场,头上、身上所有的配件充满了颜色,颜色的主调是金色、红色、蓝色、绿色,这几...
-
尘世相遇,何等眼熟 111
“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脸如桃瓣,睛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
-
作者对自己又爱又恨 113
-
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116
▪️形容一个女孩子的美不是讲她的容貌,而是在讲她的心情 ▪️宝玉第一次看黛玉就觉...
-
宝玉惊人的深情 119
《红楼梦》中,“玉”这个字用得很谨慎。黛玉、宝玉、妙玉、蒋玉菡,三百多个人物只有四个人...
> 查看全部6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