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文学教育与文学读本,P108
在我看来,中国的“文学教育”,主要问题出在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背后确有配合国家意识形态及思想道德教育的意味,此处不赘),窒息了学生的阅读快感、审美趣味与思维能力。文学教育的关键,在“读本”而不在“教科书”,是在导师引导下的阅读、讨论、探究,而不是看老师在课堂上如何表演——教科书及老师的表演越精彩,越容易被记忆与模仿,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种限制(从思考、提问到表达)。 引自 文学史、文学教育与文学读本
42人阅读
三缺一的小猪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文学史”的故事,P80
文科国文学门设有文学史及文学两科,其目的本截然不同,故教授方法不能不有所区别。前者的目...
-
“文学史”的故事,P82
选择一种自由自在的读书及著述的态度,是因作者看透了,自家所治文史之学,谈不上规划人生、...
-
文学史、文学教育与文学读本,P108
-
文学史、文学教育与文学读本,P112
从学术史角度,探究现代中国大学里的“文学教育”,着眼点往往在“学科建构”、“课程设计”...
-
“多民族文学”的阅读与阐释,P117
文化第一,种族第二,这是传统中国的读书人所坚信不疑的。晚晴以前,这个立场被广泛认同,这...
> 查看全部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