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血清素,成功者不自觉的自大
自由交易员,适合,不喜欢劳力工作,喜欢随时沉迷于冥想的知识分子,犹如天堂
第二章
不应以成败论英雄,遗憾可能只有失败者认同
俄罗斯轮盘赌,很多主管只是面对自然发生的运营成果时,做个判官而已
第三章
蒙特卡洛方法,可以预见未来
本性,不擅长以历史为师,但是经历历史洗礼的,才是精粹的。
新闻记者会取悦大众,散播有毒的信息。
提炼后的信息更为精粹。
碎片时间看的碎片内容,大部分是随机噪声,可以没有。
投资时,看得过于多,其实看到的变异,而不是报仇。时间尺度是衡量事情的重要维度。
第四章
科学与美学
科学具有严谨性,艺术宗教具有美感。
而随机组合的言论,花里胡哨,胡说八道。
科学家,与人文学家的视角不同。人文学家并不在意精准表达。
我们面对随机情况时更要严谨。而现实往往相反。 第五章
好景不长。
市场风格,时运,机缘,都会变的。
价值投资的标的价值,只是人为的引导大家对一个标的有心里价格。但真实的价格,是市场投票的结果。
黑天鹅一次,就可以毁掉一辈子。不可承受。就像,柚子急跌。
投资要及时止损。不要让投机变成了长线投资。
市场风格会变,交易系统会失效。系统性风险会引发雪崩。
在市场的某一阶段,最赚钱的交易员往往是最差的交易员。优秀的交易员可以穿越熊牛,穿越各种市场风格。
市场是循环的
卡洛斯和约都受益于市场循环。他们能够赚钱,不只是因为他们涉足正确的市场,也因为他们的交易风格刚好契合那段时间市场涨势的特质。他们都逢低买进。事后回顾,这正好是1992年到1998年夏天两人所涉足市场的最理想特质。那段历史时期,碰巧拥有那种特质的大部分人主宰了市场。他们的获利较高,并把可能更优秀的交易员挤到了一边。 引自 第五章 最不适者可能生存吗? 在长时间单位里,随机噪声会相对被削弱,但在历史的行进过程中,不是事事都在进化,随时可能发生很大转换。
需要自省:
本章最后要谈的是以下所说的观念。对于随机问题只有一些概念的人,相信动物必定对生存的环境拥有最大的适应性。进化论的意思并非如此。平均而言,动物是有适应力,但不是每只动物都能适应,而且不是时时都能适应。只动物有可能因为它的样本路径很优越而生存下来,同理,一个行业中“最好的”人オ也有可能来自一群人オ他们能够生存,是因为过度适应某一样本路径一一那条样本路径并未出现与进化有关的稀有事件。这里面有个不良的属性,就是这些动物不曾遭遇稀有事件的时间越久,则 它们对该稀有事件的承受力越弱。如果我们把时间无限延长,那么依照遍历性原则,那个事件肯定会发生一那些物种必会遭到毁灭!进化只能适应某一时间序列,而不是所有可能环境的平均值。 由于随机结构的邪恶特性,像约翰那种高收益的交易员,长期而言肯定是输家,而且相对而言不适于生存,尽管如此,在短期内他们却有很高的成功概率,同时能够大量繁殖自己的基因。前面曾经谈过血清素对一个人行为举止的影响,以及能在择偶时发出什么样的讯号。他们的成功(或者应该说是假性成功,因为其基础相当脆弱)会显现在外貌上,使他们比较引人注目。不知情的潜在配偶会为他们的外表所骗,误以为他们拥有优异的基因,直到稀有事件发生才恍然大悟。梭伦似乎深谙个中道理,但不妨试着把这个问题向企业界中天真的进化论者,或者对街有钱的邻居解释一下。 引自 第五章 最不适者可能生存吗? 第六章
非对称,概率,和赔率不同。还有空间,弹性。
在金融市场中,有一类交易员是靠反向稀有事件为生的。对他们来说,波动往往是好消息。这些交易员经常赔钱,只是金额不大。他们很少赚钱,不过一赚就是一大笔。我称他们为危机猎人,并十分乐意成为其中的一员。
换句话说,我的目标是下非对称的赌注,好靠稀有事件赚钱。 引自 第六章 偏态与不对称 科学研究可以忽略极值,但财务研究容不得忽略。
不要做预测,预测无效
从计量经济学学科设立角度,怀疑未来是否可预测
我现在相信或许计量经济学中的大部分内容毫无用处,财务统计学家所学的很多东西根本不值一学。对总和为零的事情来说,就算重复10亿次,总和还是零。同样,如果不打好坚实的基础,那么再怎么研究,做得再怎么复杂,终归毫无价值。 引自 第六章 偏态与不对称 第七章
没有一种真理会永垂不朽。
关于归纳法的问题,波普尔有个很重要的答案。没有人像波普尔那样,对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方式有那么大的影响,但是仍有许多专业哲学家认为他太过天真。他表示科学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么严肃,世界上只有两类理论。 第一,经过检验并以适当的方法予以驳斥的已知为错误的理论。 第二,尚未得知是否错误或者尚未遭否证,但将来有可能被证明为错误的理论。 为什么没有一个理论正确?因为我们无从得知是否所有的天鹅皆为白色。其中使用的检验机制可能有误,但是我们仍旧可以提出这样的陈述:世界上有黑天鹅。理论无法被验证,只能暂时被人接受。 引自 第七章 归纳法的问题 和历史规律,与黑天鹅异常时间共处的方式:
按历史规律入市,按预期外事件严格止损
就像帕斯卡,我要说的论点是:如果统计学在某些事情上对我有帮助,我会去用它。如果它构成威胁,那么我就不用它。我会接受过去能给我的最好的东西,但不被它危害。因此我会利用统计学和归纳方法积极下注,但不会用它们管理自己承受的风险。 叫人惊讶的是,我所认识的存活下来的交易员,几乎都这么做,他们根据观察到的事情,包括过去的历史去操作,但和波普尔学派的科学家样,他们一定要确定犯错时的成本十分有限,而且犯错的概率不是从过去的资料推演而来的。和卡洛斯、约不同,他们在执行操作策略之前就知道哪些事件会证明他们的推测错误,并预先做准备。证实犯错后,他们会结束操作。这叫认赔止损( stop loss),也就是到了预定的范围,他们会采取行动保护自己,以免受黑天鹅事件冲击。我发现极少会有人这么做。 引自 第七章 归纳法的问题 第八章 幸存者偏差
契诃夫式生活
斯巴达式习惯
我们做个简短的总结:我们经历的现实只是所有可能出现的随机历史中的一个,我们却误将它当作最具代表性的,忘了还有其他可能性。简言之,幸存者偏差的含义是表现最好的最容易被看见”。为什么?因为输家并没有现身。 引自 第八章 太多“下一个富翁” 即使是停住不转的钟,一天也有两次正确的时候。 第九章
时间会消除随机性,那数量呢
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的成功全凭实力,毫无侥幸,只有失败时才会认为是运气使然。 引自 第九章 买卖证券比煎蛋容易 作者不认可历史业绩可以代表人的能力,实力。
幸存者偏差在大数上更容易存在。
被推销出去的投资产品往往只是运气好而已。
不做任何判断比较安全 我常被问到这个问题:“何时才是真的不靠运气?说实话,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我只能说,某甲的运气看起来比某乙差,但我对这种知识怀有的信心很薄弱,因而不具意义,我宁可存疑。别人经常误解我的意见。我从没说过每位富人都是傻瓜,以及每位不成功的人运气都不好。我只能说,由于缺乏更多的信息,我宁可不做任何判断。这样比较安全。 引自 第九章 买卖证券比煎蛋容易 第十章
在我们的随机世界中,数学只是一种思考方式,除此几无其他作用。 引自 第九章 买卖证券比煎蛋容易 唯结果论来看,世界充满了非线性。
非线性轻推,就是在你犹豫时,或者结果不清晰时,一个轻推可能会彻底影响结果。
所以要保持独立决策。
第十一章
我们是概率盲。跟基因有关,我们生活的世界,信息爆炸的速度,远高于我们基因进化的速度。
即便了解,人也难以处理和应对不确定性。
第十二章
人活在随机世界。
人是难以抛弃本性的。建立混乱的因果关系。
第十三章
不死守观念,放弃路径依赖,每天都是一张白纸。快速的否定自己
我们不过是一群傻子,什么都不懂且容易犯错。
第十四章 掌控随机现象
命运女神唯一控制不了的,是你的行为。
斯多葛哲学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强调尊严和个人的美感,而这是我们基因中的一部分。当下次碰到厄运时,不妨开始强调个人举止的优雅。你应该表现出不管在什么状况下,都“知道如何生存”。 引自 第十四章 掌控随机现象 安东尼啊,情感震颤之际,只要倾听,无须如懦夫般哀求怨叹 当情绪起伏时,坚定不为所动。有这些情绪反应并没有错,也不失尊严一一人生来就有情绪。错的是不能像英雄般,或至少像个有尊严的人那样挺直腰杆。这才是斯多葛哲学的真正意义,它要人与概率平起平坐。卡瓦的诗的魅力和传达的信息无可挑剔,但我忍不住想要冷嘲热讽番。20年后,卡瓦菲患喉癌濒死之际,并没有展现诗中的精神。他已因外科手术而无法发声,却动不动就做哭喊状,且紧紧抓住来探病的人,不让他们离开病榻,这实在有失尊严。 引自 第十四章 掌控随机现象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