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从看中学、从听中学、从玩中学
来自发展心理学的育儿建议恐怕很无聊:关注你的孩子,并爱他们。 对中产阶级家长来说,“让孩子变成有用的人”的努力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焦虑、自责和挫败感;对孩子来说,父母无尽的期望偶下了朵朵压抑的乌云。 饮食的变化过程跟教养模式的兴起非常相似:处方代替了传统,过去靠经验行事,如今靠专业形式。天然流露的爱抚变成了精心准备的计划。烹饪和养育都是人类特有的核心行为,对物种延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是,我们越是刻意控制饮食,就越不健康;越想让孩子拥有快乐和成功的未来,孩子就越不快乐。讲书养育和健康饮食的书籍越多,就显得他们毫无作用。如果有一本书管用了,其他书自然就不会出现。问题是,传统一旦被打破,就无法轻易修复,我们无法再像祖辈一样,随心所欲地育儿、烹饪,而且也不应该如此。 引自 01 “教养”是一种糟糕的现代发明 书中还提到了类似“背景知识”帮助知识的迁移,之类的观点。作者认为,孩子在获取知识的时候,会根据不同的人和自己对这个人的感受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关系里最基本的信任比教学方法还要重要。父母不需要教授孩子太多知识,只需要让他们去学习就可以了,幼儿可以很轻松从他人那里学习,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并理解。父母没有必要刻意控制自己的言语。
让孩子有机会观察和模仿不同的人,见识不同的技能,他们可以倾听不同的人在不同方式下谈论不同事情,来学习。即使听到的是不准确或有误导性的信息,也能够帮助孩子学习。因为他不仅听内容,还会判断这个人的可靠性。
让孩子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很多不同的人是怎么做事的,是帮助他通过观察来学习的最好方法。让孩子有机会和很多不同的人交谈,是帮助他们倾听来学习的最好方法。
孩子不仅需要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他们还需要理解因果关系,才可以进入一个更深入、更广泛的角度理解这个世界,也就是说,这些信息可以促进他们未来学大更多知识。 引自 05 边听边学 玩耍不是工作,玩耍是基于环境的安全和内心的安全感基础上的。如果孩子的玩耍机会被剥夺,他的玩耍欲望就会被不断积累,一旦得到机会,就会立即玩耍起来。而打闹则是一种社交演练。在小男孩的世界里,打打闹闹是友谊的标志。
幼年玩耍过的老鼠大脑发育与不曾玩耍的老鼠不同,他们大脑中的有些区域变得更加复杂,有的则变得更加精简。玩耍过的老鼠大脑会产生某些化学物质,让大脑更具可塑性,经历时间后很快会产生许多新的神经连接,而一个更老的大脑则可能保持不变。所以,幼时玩耍的经验不仅会促使大脑产生化学物质,还会使大脑对这些化学物质更加敏感,从而有助于保持大脑的可塑性。
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孩子对他们所受的教育非常敏感,但教学似乎阻碍了孩子去发现玩具所能提供的一切其他可能性。孩子更愿意模仿老师,而不是自己去发现事物。 引自 05 边听边学
春之少年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教养”是一种技能或工作吗?
书中有个观点振聋发聩:教养是一种糟糕的现代发明。 在工作中,专业知识的确可以将人导向成功...
-
让孩子从看中学、从听中学、从玩中学
-
“享受乐趣”不等于“犯罪”
书中有个观点很有趣,玩耍是有趣的,但成人只有将其当做工作的一部分时,才允许自己玩耍。 我...
-
自发探索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学龄前孩子的进化任务是尽可能广泛的探索各种可能性。这种探索让孩子发现了关于世界如何运作...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