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解释人类学
w 近几十年来美国人类学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思潮,代表人物格尔茨
w 格尔茨的主要著作
第一节 解释人类学的理论渊源
w 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 (1)韦伯对社会学的定义:一门解释性理解社会行动,并借此从过程和作用上对社会行动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2)重视研究个人行为:个人是有意义的行为的唯一载体;社会文化领域不同于自然界,研究原则也应当不同——自然科学探讨的是规律性,而人的头脑是自由的,不遵循自然界的法则 (3)理论溯源:新康德主义者狄尔泰(反对用自然科学或实证主义的方法研究人类文化现象,认为对人的认识要通过体验和理解实现)、李凯尔(区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前者研究普遍性,后者研究特殊性) (4)对格尔茨的影响:其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学科界限趋于模糊、倾向于个案的深度诠释、发展出成熟的“类比”
w 帕森斯的社会、文化与人格的结构功能主义 (1)行动理论探讨的内容:动机、价值取向、制度化模式,它们分别构成文化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 (2)文化系统的作用:通过社会化称为人格系统的动机,通过制度化称为社会系统的规范,通过文化要素和共同的“情景定义”发挥作用 (3)格尔茨对文化的定义之一受其影响
w 哲学家赖尔“心的概念” (1)抨击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 (2)disposition:不是事件或实体,而是一种可能性;心不是行动或事物,而是各种disposition的有组织的系统,它在某些行动和事件中得到展现,认识行动即可认识精神 (3)对格尔茨的影响:格尔茨认为精神活动在根本上是社会性的、公开可见的,即精神只能通过具体的行为显现、精神活动必须依赖于操作客观材料的行动
第二节 格尔茨的文化解释理论
一、民族志的性质
w 对“移情”的理解 (1)人类学家的角色:人类学家的观点不可能、也没必要等同于当地人的观点 (2)“经验接近”(experience-near)和“经验远离”(experience-distant):前者指用当时人的概念语言贴切地描述当事人的文化建构,后者指用学术语言或我们自己的概念语言描述所研究的异文化;进行全面描述的关键是两者的并置
w 对民族志的分类:“浅描”和“深描”(e.g.眨眼的例子) (1)“深描”的精髓:揭示行动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由此解释行动的意义——人的行为是象征性行为、是文本的符号,人本质是象征性动物,人类通过象征符号积累经验、进行沟通,人类学家要寻求的则是象征性为的意义 (2)了解行为时应采用的对话形式:文化系统的意义是通过人际互动建立起来的,了解某一行动或某一文化现象时必须把它放在原来的“脉络”中解读,且这种解读是以行动为中心的
w 民族志性质的记述的特点 (1)是进行解释的记述 (2)指所解释的对象社会性对话的过程 (3)解释是将在对话尚未消失前试图将“所说的内容”保留下来,使其称为可阅读的文本 (4)它是微观的研究
二、文化与社会
w 对以往理论的批评:未将文化和社会置于同等的地位
w 对功能主义的批评:一个葬礼的例子——“仪式不仅是一种意义模式,也是一次社会互动形式。因而试图把来自较少分化的乡村背景的宗教模式引入社会,就不仅产生了文化的歧义解释,而且导致社会的冲突。”
w 区别文化体系和社会体系的有效方式:前者是社会互动赖以发生的有序的意义体系和象征体系;后者是社会互动模式本身
w 著作《农业的内卷》 (1)内卷的定义:当某种文化的发展达到定型这种最终形态之后,它趋于稳定以至于无法进行创新 (2)对爪哇农业经济的分析:传统文化中的亲属观念、家庭互助观念和“守土”的价值观造成劳动力投入增加、边际报酬递减的农业经济发展结果 (3)对经济学的启示:研究地区经济发展时,必须关注其文化背景
三、宗教文化论
w 对以往研究的批评:二战后的宗教理论未取得发展
w 对宗教的定义:看作一个给人类生活带来意义的文化系统 “宗教是一套行动的象征体系,行动的目的是在人们心中建立有力的、具有渗透性的与持久的情绪和动机,建立的途径是通过形成关于生活一般关系的观念,并给这些观念笼罩上真实性的光彩,使这样的情绪和动机看上去是极其真实的。”——宗教象征通过象征符号表达了特定的宇宙观,唤起了某种鲜明的情绪
w 主张宗教象征应与“意义的问题”联系起来:宗教能够为人们提供一般观念的基础结构,为生活经历赋予意义,减轻生活中的混乱和无序对人类的困扰
w 宗教与常识、科学、美学艺术的不同(来自《文化的解释》 (1)科学观点中没有“给定性”(this givenness),而是充满怀疑 (2)审美观甘愿停留在表面现象 (3)常识观指日常生活的现实,宗教观则超越它转向更广泛的现实,进而修正日常生活
w 仪式的重要性:让人们产生对宗教的信念;整合生存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
w 宗教人类学的研究内容 (1)分析构成宗教自身的象征当中包含的意义系统(被以往的学者忽略的步骤) (2)寻找系统与社会结构和心理过程的联系
w 例子:对爪哇宗教的研究——三种文化类型 (1)阿班干的宗教传统,泛神论、印度教、伊斯兰教的结合 (2)桑特瑞的次要传统,伊斯兰教 (3)波里扎基传统,强调印度教 *宗教能够表达普通的价值观念、具有整合作用,但也是政治冲突和争论赖以发生和进行的工具
w 传统宗教和理性宗教 (1)传统宗教:主要指巫术,由大量具体规定、秩序松散的神圣实体组成,严格遵守公认的社会习俗,并与世俗社会生活缠绕 (2)理性宗教:超越日常生活的细节,仪式和信仰系统与世俗的关系不是直接的 (3)传统宗教转向理性宗教的原因:神不能被顺利理解时 (4)传统宗教转向理性宗教的方式:道德命令;直接的、凭个人经验出发与神接触的(e.g.瑜伽等)
四、象征分析或戏剧类比
w 把文化比作某种生命情感的表现形式,具有游戏的、戏剧的、舞台的、文学的象征意义 (1)斗鸡的例子:雄鸡不仅象征着理想化的男性自我、男性的生殖器官,还象征着他最恐惧、最憎恶、既爱又恨的事物或令他神魂颠倒的“黑暗力量” (2)两种类型的赌博:赛全中心参与者双方的赌博(深层游戏,钱的输赢不重要,象征性的得失才是最重要的)、赛圈周围观众之间的赌博(浅层游戏,钱最重要) (3)巴黎社会的地位等级争斗↔斗鸡 (4)斗鸡的三种属性:戏剧形态、隐喻方式、社会场景,“它将自尊与人格连接起来,将人格与公鸡连接起来,又将公鸡与毁灭联连接起来。”
我素大王椰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八章 结构主义人类学
w 时间:20C60-70S w 领域: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生物学等 w 地点:从西欧席卷...
-
第九章 象征主义人类学
w 现代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趋势:重视社会和功能的研究→以文化和意义为研究对象 w 象征研究溯源...
-
第十章 解释人类学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