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即算本朝推行伦理道德以作为治国的标准,收效不如理想可是也别天更好的办法。假如没有这些观念和原则,我们政府靠什么而存在?如果放“四书”上说的正心诚意,仁民爱物,嫂则手援,如何能使两千名京官对事情有一致的看法?又如何能使一万八千名地方官和衷共济,或者无端受而仍然歌颂“皇恩浩荡”?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标准去教育全国一百万的读书人,还有什么更好的标准去表彰他们的祖先、寡母、贤妻?个人的私心会随时随地变化,只有伦理道德永恒不变。古代的圣贤写作“四书”的时候如此,朱注解“四书”的时候如此,今日仍然如此。正因为如此,它才可以在经上被讲解者发挥,也可以在墓志上被镌刻,以为后人的典范。 引自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39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