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复杂细胞——命运的邂逅
美国的微生物学家卡尔・乌斯在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完成了这种生命树。乌斯选择了一个负责细胞核心信息处理的基因,具体来说,他选择的是编码核糖体的部分基因,而核糖体正是帮细胞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因为某种技术上的原因,乌斯并没有直接比对这个基因,而是用了这个基因转录出来的RNA序列(叫作核糖体RNA或rRNA),一被转录出来就会马上嵌进核糖体。乌斯从许多细菌和真核细胞中把这些rRNA分离出来,判读它们的序列,然后互相比对建立起一棵树。实验的结果非常惊人,直接挑战了传统学界对于生命分类方式的看法。 乌斯发现,我们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可以大致分为三大类,或者称为三域(见图4.3)。如大家所预期的,第一大类就是细菌(属于细菌域),而第二大类是真核细胞(真核生物域)。但是剩下的第三大类,如今称为古细菌的(属于古菌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登上世界舞台。虽然距离人类发现少量的古细菌已过去近一个世纪,但在乌斯提出他的生命树模型之前,古细菌一直被认为只是属于细菌的一个小分支而已。但在乌斯看来,这些古细菌和真核细胞一样重要,尽管在外形上它们看起来和细菌一模一样。它们体积极小,通常外围都有细胞壁,缺乏细胞核,细胞质里面也一样乏善可陈。同时古细菌从来就不会聚集成结构复杂的菌落,你绝不可能把它们和多细胞生物搞混。对很多人来说,抬高古细菌的身价,等同于藐视我们所属的生命世界,等于把植物、动物、真菌、藻类和原虫等各式各样的生物挤到无足轻重的角落去,而让原核生物占据生命树的大部分位置,如此重组世界未免太过鲁莽。这等于乌斯要我们相信,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种种明显差异,相较于细菌与古细菌中间那道看不见的鸿沟,其实轻如鸿毛。该主张激怒了当时许多德高望重的生物学家,比如恩斯特·迈尔和琳恩・马古利斯等人。多年后《科学》杂志回顾了这场激烈交锋 ,写文评价乌斯是“微生物界的疤面革命先锋”。 引自 第四章 复杂细胞——命运的邂逅 如今风暴过去之后,大部分的科学家都渐渐接受了乌斯的生命树,或者至少认可了古细菌的重要性。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看,不管在哪方面古细菌和细菌都大相径庭。首先,组成两者细胞膜的脂质不同,而且是由两套不同的酶系统制造的。古细的细胞壁成分和细菌的完全不一样,体内的生物化学代谢过程也相甚远。另外我们在第二章曾说过,这两种细菌控制DNA复制的基因也没有太大的关联。如今全基因组分析技术已如家常便饭,因此我们知道古细菌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基因和细菌一样,剩下的全都特立独行。总结来说,乌斯碰巧用RNA建立的基因树,凸显了古细菌与细菌之间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差异。尽管这些差异从外表来看是如此低调不引人注意,但所有证据加起来都支持乌斯大胆的分类主张。 乌斯的生命树所带来的第二个意料之外的发现,则是真核生物与古细菌之间的密切关联。它们两者有相同的祖先,和细菌关系较远(见图4.3)。换句话说,古细菌与真核细胞本来一个共祖,且很早以前就和细菌分家了,之后才各自形成现在的古细菌与真核细胞。而生物化学上的证据,至少在十分重要的几个方面,支持乌斯的这项结论。特别是古细菌与真核细胞的核心信息处理方式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的DNA都缠绕在相似的蛋白质(组蛋白)上面,基因复制与读取的方式也很相近,而制造蛋白质的整套机制也无分别。这一切一切的细节,都和细菌十分不同,所以从某些方面来看,古细菌填补了一些缺失的环节,它们横跨了真核细胞与细菌之间的那道鸿沟。大体来说,古细菌在外表和行为上和细菌一样,不过在处理蛋白质与DNA的方式上,开始有一些真核生物的特色了。 引自 第四章 复杂细胞——命运的邂逅
106人阅读
Adelaid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三章 光合作用——太阳的召唤
放氧复合体,可以说是一个水分子胡桃钳,刚好可以钳住水分子,使电子一个个被夹出来。当电子...
-
细胞核
不管细胞核是在何时进化出来的,它都是用来判断真核细胞的最重要特征之一。然而如果我们不了...
-
第四章 复杂细胞——命运的邂逅
-
线粒体
线粒体其实也不是存放基因的好地方。它经常被称为细胞的发电厂,事实上,这小名非常怡当。线...
-
第四章 复杂细胞——命运的邂逅
基因序列保存了比化石更多的关于自然选择的证据。随便挑一段基因来看,它的序列是一长串的字...
> 查看全部2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