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男性气概和它的消逝
弱者挑战权威,只要摆出了姿态就是胜利。至于反对了什么,似乎并不重要。所以,很多情况下,姿态成了更重要的事,对它的关注超过了对挑战权威的意义或者行为正义性的关注。所以,它经常会跑偏,尤其是与青春期叛逆结合在起的时候。 引自 第九章 男性气概和它的消逝 这烟熏火燎的气氛让人想起写小说的郑执在一席演讲里说过的万顺啤酒屋,那个穷鬼乐园。郑执问店主大姐为什么全年无休连过年都不歇: 大姐当时跟我说了一句话,原话是这样的:我要是不干了,这帮逼还能去哪? 这句话我换一个方式给大家翻译一下,如果此地终会消亡,这些灵魂又将何处安放? 引自 第九章 男性气概和它的消逝 阿瑟史密斯在一百多年前说:让中国人充满优越感的一个主要理由就是外国人听不懂中国话……只要他听不懂中国苦力说的话,哪怕那个苦力大字不识一个,他也会被入瞧不起。”(注:阿瑟史密斯《中国入的德行》)我倒不觉得这是优越感,也不大觉得这是自卑感——虽然有这种嫌疑。总的来说,问题只是不知道如何处理差异性。 解决差异性只有一条路径:向我们看齐。最后,它变成了优越感:你得跟我们一样。 增加你的男性气概。语言上要敢于说脏话。行为上要变得更粗手粗脚。适当表现出大男子主义。永远摆出一副“你这人怎么这么多心”的表情,哪帕是在霸凌了对方之后…还有一种办法是大口喝酒,就像前面提到的两位教授或者随便什么成功人士那样。 引自 第九章 男性气概和它的消逝
33人阅读
Rita_银酱。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七章 “我们”和“他们”
“劲儿劲儿的”应该是沈阳或者北方方言的个词,一般来说,会用于表达特别有劲地去做些本来没...
-
第八章 “社会”与奖学金男孩
弗兰克·琼斯说,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三个人:他自己认为他是什么样的人,别人认为他是什么样的...
-
第九章 男性气概和它的消逝
-
第十章 父亲的角色
王宝臣不顾家。“不顾家”有多个含义:不怎么干家里活儿,是第一种;不爱在家里待着,是第二...
-
第十一章 母亲的社会
1993年退休之后,曾慕芝还卖了一年挂历,在马路湾市场,赚一两万块钱。那也是在电影院做业务...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