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时为了发泄情绪
smile
读过 非暴力沟通的父母话术
心理学上有个情绪ABC理论,A代表诱发性事件,B代表个体对诱发事件产生的看法、解释,C代表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结果。我们通常认为情绪和行为结果是直接由A引起的。ABC理论则指出,A只是引起C的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B,即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看法。 也就是说,父母情绪的失控往往不是由于孩子的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对孩子的行为的看法。比如,孩子又写错字了,你生气的不是这个错字,而是觉得孩子永远都那么马虎。 引自第83页
46人阅读
smil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叛逆:顺着聊,不强迫
第一个叛逆期:2-3岁;第二个叛逆期:7-9岁;第三个叛逆期:12-18岁。 叛逆期的到来说明孩子...
-
正确回应孩子的安抚
“我不吃饼干,你别在这里打扰我就行了。”(x) 结果是:孩子因为好意未得到回应,觉得异常...
-
批评孩子时为了发泄情绪
-
正向引导
如果孩子做错了,直接描述错误即可,永远都不要对他进行人身攻击。挖苦嘲讽并不能让孩子认识...
-
用安慰和关心代替抱怨式沟通
抱怨看起来是由外在因素引发,实际上,抱怨是对自己的无法接纳,想通过这种方式来传达内心的...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