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灵感的闸门掀起(上)
对于作家博胡米尔• 赫拉巴尔而言,距布拉格五十公里外的宁布尔克城具有别样的意义。易北河畔的这座小镇,是他童年的故乡,心中的港湾,也成为他日后创作的灵感之源。一 九五六年,在被问及为何宁布尔克如此吸引他时,作家这样回答:“在我眼里,世界上最美的旅途就是沿易北河往皮斯特或者科瓦尼策的方向漫步。在这里我磕磕绊绊度过青少年时代,在这里我开始思考人生,内心溢满幸福。虽然我出生在布尔诺,然而宁布尔克才是我的家乡,小镇啤酒厂的氛围让我的生活充满温馨。在布拉格,我时常会思念易北河畔,我会抑制不住立刻掏四十六克朗买一张
从立本至宁布尔克中央车站的车票。”此后十年,赫拉巴尔在宁布尔克城郊的科尔斯克买下ー栋乡间度假木屋;ヌー个十年之后,他为这个并不出名的地方写下一册从古至今诗情盎然的旅游指南。如今许多人手持这本指南启程去科尔斯克,希望借赫拉巴尔之眼重新发现易北河畔的珍珠。 短篇小说集《雪线花的庆典》,作家以日记形式创作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九七五年出版。赫拉巴尔异常珍视这部经整理后出版的乡村记实合集,它呈现了科尔斯克林区鸟语花香的别墅村落、林荫小镇那一群普通村民的生活拼图以及他们对这个世界、对艰难生活所秉持的姿态。生活故事卑微简单,文字风格舒婉约,渗透了幽默和细微的伤感。 一九八四年,赫拉巴尔在接受针对电影《雪绒花的庆典》的访谈时提及这部小说的创作:“在我人生暮年,我回到了童年时的故乡,谦卑地在林区生活,与当地村民和环境融为一体。在那里我自然而然地取从生活中涌现的创作母液。家乡的景观和乡亲让我意识到,他们比我具有更强的诗情画意,比我更善于给自身设置怪诞的陷阱,故乡人与自然在我眼里愈加的真实。在现实中我焕发了青春,勒出一幅幅人物画,那群人始终是嬉闹的孩童。我借助语言合成思维的雕像,我复制了村民生动的对话,科尔斯克林区主题变奏的语流,我叙写真实事件的文本、真实的人、真实的姓名。一群始终童心未泯的人物就这样走入了我的文字。”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归隐至科尔斯克乡间度假屋的赫拉巴尔,进入创作的全盛期。这一阶段的作品作家刻意回避现实,着笔于遁世的“回忆录”。三部曲《一缕秀发》《淡淡的忧伤》和《哈乐根的百万)追忆童年生活和家人:母亲、继父和大伯贝宾;中篇《温柔的野蛮人》…… 引自 当灵感的闸门掀起(中译本前言) / 徐伟珠
47人阅读
Virgil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当灵感的闸门掀起(上)
-
当灵感的闸门掀起(中译本前言) / 徐伟珠(下)
……则复活了五十年代同作家一起租住在布拉格立本区堤坝巷二十四号的挚友,版画艺术家包德尼...
-
失控的牛 P36-37
失控的牛 我们林区到处都是流浪狗,那些被人从车上扔下来的狗,现在它们守在油泵旁边或树林里...
> 查看全部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