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的书架
P122
烧书,可能是人们自我毁灭的前兆。——海涅
—————————
P153
《希隆的囚徒》告诉人们:自由与自然紧紧相连,它们很可能同时躲藏在咫尺之外;当我们不能越过咫尺而向它们亲近,那就是囚徒的真正含义。
P194
一切高度,都是以叛离土地的方式出现的;一切叛离,都是以围攻的事实来证明的;一切围攻,都是以对被围攻对象的无知为共司特征的一切无知,都是以昂贵的时间代价来获得救赎的。 引自 牛津童话 P195
身在大学城,有时会产生一种误会,以为人类文明的步伐全然由此踏出。正是在这种误会下,站出来一位让中国人感到温暖的李约瑟先生,他花费几十年时间细细考订,用切实材料提醒人们不要味陶醉在英国和西方,忘记了辽阔的东方、神秘的中国。 但愿中国读者不要抽去他著作产生的环境,只从他那里寻找单向安慰,以为人类的进步全都笼罩在中国古代的那几项发明之下。须知就在他写下这部书的同时,英国仍在不断地制造第一。第一瓶青霉素,第一个电子管,第一台雷达,第一台计算机,第一台电视机……即便在最近,他们还相继公布了第一例克隆羊和第一例试管婴儿的消息。英国人在这样的创造浪潮中居然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整理得比中国人自己还要完整,实在是一种气派。我们如果因此而活自喜,反倒小气。 引自 牛津童话 p240
思念中的一切都比事实更加美好。
P244
圣马力诺人告诉拿破仑,他们的国父说过:“我们不要别人一寸土地,也不给别人一寸土地。”国父,就是那位石匠马力诺。
P262
说自己冷的人不可能真冷,因为真冷无感于冷。
P266
时至今日,各国热衷的仍然是自身的发展速度,掩盖了一系列潜在的全球性灾难。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北欧和德国的经济学家们提出的以人类尊严和社会公平来评价经济关系的原则,令人感动。 我学着概括了他们这里的一系列逻辑关系一一 社会安全靠共同福利来实现; 共同福利靠经济发展来实现; 经济发展靠市场竞争来实现 市场竞争靠正常秩序来实现; 正常秩序靠社会责任来实现; 社会责任靠公民义务来实现。 因此,财产必须体现为义务,自由必须体现为责任,这就是现代经济的文化伦理。 其实,这已触及到人类的终极关怀。 引自 终极关怀 P287
这个世界是充满危险的,它与生俱来的问题足以把心地善的好人摧残殆尽。但它又容许人们不失尊严地活着,为自己和亲近的人承担起责任。 引自 尼雅尔萨迦 P313
于是,我得有一些话,应该从欧洲的土地上写给中华文化: 康德相信人类理性,断定人类一定会克服对抗而走向和谐,各个国家也会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步建立良好的国际联盟,最终建立世界意义的“普遍立法的公民社会”。正是这种构想,成了后来欧洲统一运动的理论根据。 我当然更喜欢康德,喜欢他跨疆越界的大善,喜欢他隐藏在严密思维背后的远见。民族主权有局部的合理性,但欧洲的血火历程早已证明,对此张扬过度必是人类的祸殃。人类共同的文明原则,一定是最终的方向。任何一个高贵的民族,都应该是这些共同原则的制定者、实践者和维护者。 欧洲的文化良知,包括我特别敬仰的歌德和雨果,也持这种立场。 事实早已证明,而且还将不断证明,很多恶行为往往躲在“民族”和“国家”的旗幡后面。我们应该撩开这些旗幡,把那些反人类、反社会、反生命、反秩序、反理智的庞大暗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并合カ予以战胜。否则,人类将面临系列共同的灾难。大家已经看到,今天的绝大多数灾难,已经没有民族和国家的界限。 引自 总结在寒夜
59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