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首先,这是一本有阅读门槛的书,如果对古希腊的神话没有一个基本了解的话,那整个阅读过程大多数时间会觉得有点云里雾里,各种奇长无比又拗口的名字,我到现在都分不清谁是谁,所以建议感兴趣的书友先去读一下希腊神话再开始对这本书的探索。
其次,这是一本高度概括的书,它精致的装订和克制的篇幅,就注定了它的内容凝练,并没有更深入更细致的展开,这本书更多是对古希腊悲剧的一种高度概括,借由对三位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所处的时代背景、他们的出身和经历、和他们各自的悲剧风格的介绍,试图描绘古希腊悲剧的群像。
悲剧的起源
首先,悲剧毫无疑问起源于宗教。在古代雅典的戏剧演出中,人们只能在狄俄尼索斯这位酒神的节日中表演悲剧,一次你演出本身是在十足的宗教氛围内进行的,伴随着游行和祭献活动。表演悲剧的剧场被多次重建,但重建的总是“狄俄尼索斯剧场”,里面有酒神祭司的华丽石座,中间是神的祭坛,各队就是在那里变换队形。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悲剧产生于即兴表演;它源自酒神颂歌那样的抒情形式(纪念酒神的合唱歌曲);因此同喜剧一样,它是宗教仪式的扩大。因此,伟大的悲剧作家们带有强烈宗教意味的创作灵感,就是一种原始冲动的结果。
古希腊每年会在两个节日期间上演悲剧。每个节日都包括一场为时三天的竞赛,每天会连演三场同一位作家的剧本,该作家是事先选定的。演出由国家负责准备和组织,因此这种表演具有国家重大活动的性质。因此,这些即兴表演只有由获得民众支持的政治权威来掌控和改编时,悲剧才能诞生。
悲剧的诞生几乎是与僭主政治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与一种强有力的整体联系在一起,这种政体依靠平民的支持来压制贵族。悲剧的出生就是做好的证明:在公元前536年至公元前533年,泰斯庇斯首次为大酒神节创作了悲剧,而此时正是雅典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僭主庇西特拉图统治的时代。这位僭主发展了狄俄尼索斯崇拜,在他的统治下,悲剧进入狄俄倪索斯崇拜的官方范围,这象征着悲剧两大支持力量的结合:狄俄尼索斯和雅典。
古希腊悲剧中的大量经典之作,仅在八十年的时间里常演不衰,而这八十年,恰好与雅典政治的全盛时期相对应。现存的第一部悲剧是在雅典打败入侵的波斯人、取得重大胜利后不久上演的。它使得这场战争永垂青史:公元前480年,雅典在萨拉米海战中大获全胜,从而确立了海上霸权;公元前472年,现存的第一部悲剧上演,就是埃斯库罗斯的《波斯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雅典战败给斯巴达,公元前404年彻底丧失了它在希波战争后获得的霸权。
我们今天谈论古希腊悲剧,几乎完全是以三大悲剧作家的现存作品为基础,暨埃斯库罗斯的7部悲剧、索福克勒斯的7部悲剧和欧里庇得斯的18部悲剧。萨拉米海战的胜利,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民主的胜利,也是那些还在受虔敬厚德的教导潜移默化影响之人的胜利。随后民主得到了迅速发展,雅典出现了智术师,这些思想的导师他们质疑一切,面对各种就旧说,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不过最后由于骄傲自大,雅典最终毁于内战。悲剧逐年的反映了社会内部的变化。
悲剧的结构
古希腊的悲剧,由歌队和人物两部分组成。
歌队最初是悲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埃斯库罗斯的作品中,歌队歌唱时间长,歌唱内容丰富而复杂。歌队在欧里庇得斯的某些悲剧中,只发挥了完全次要的作用;优美的抒情诗无疑增加了悲剧的吸引力,但这不过是可有可无,因为现代戏剧实际上不需要它。
人物,在埃斯库罗斯之前,歌队的对面最初似乎只有一个叙述者(实际上就是作者本人),埃斯库罗斯首先把演员的数目增加至两个,并削减了合唱歌,是对话成为主要部分;索福克勒斯把演员增加至三个,并采用场景。
埃斯库罗斯
埃斯库罗斯生于希波战争时期,公元前490年,他在马拉松浴血奋战;公元前480年,已经45岁的他在萨拉米斯拼死抗敌。对于战争的亲历和对胜利的骄傲,影响着埃斯库罗斯的创作。在埃斯库罗斯的世界里,众神无处不在,而神圣的正义也无处不在。这并不是说这是一个井然有序的世界,这是一个向往的秩序,但却生活在神秘与恐惧之中的世界。这是以恶搞暴力占上风的世界,杀人和被人杀,野兽相互吞食,人们受折磨、被纠缠、因恐惧而呼喊。
埃斯库罗斯信奉的神圣的正义,首先要经历苦难的考验,只有经历磨难的人,正义才将理解赋予他;其次如何知道是谁激怒了众神,众神又对我们做出了怎么样的让步,人们既期望又害怕,两种感觉常常混杂在一起。然而,神圣的正义这一观念本身意味着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于每时每刻都有可能被他们激怒的众神来说,人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于那些人们要对其承担义务却有可能随时给其带来厄运的群体来说,人类也要为自己得行为负责。
埃斯库罗斯对情感几乎不感兴趣,他不会去探究人物心理上发生的微妙变化,他的剧作极具阳刚之气,整体看来,他对男人的生活中关心的问题,比如战争和和平比较感兴趣。
索福克勒斯
历史上,索福克勒斯这一代人生活于雅典的鼎盛时期。在他活着时,雅典卫城建成。他也是三个作家中始终不愿意离开雅典的,在造就他的
幸福时代,他始终忠于雅典。他本身生于富裕之家,一生富足,善于交际,人缘很好。他生于良政的时代,因此他把人放在一切事物的中心,完成了那些责任对立、行为有争议的悲剧,他相信人是骄傲而伟大的。人类行为的意义不再被超出其掌控范围的后果放大,就像在埃斯库罗斯作品中那样:从此产生对于人类行为动机的关注。索福克勒斯的悲剧性因此首先与人类的理想有关,他所塑造的那些英雄要服从这种理想。
现存的索福克勒斯剧作中,神圣正义的问题永远处于中心和支配地位,同时竭力展示了人物身上的道德法则。他的作品中常常展示一种对立的责任:家庭与国家,人性与独断的权力,宗教与对法律的尊重等,他喜欢让不同的道德标准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照。他的作品中,史诗中的人物变成了新世界的代言人,他们会考虑那些被传说忽略的部分,他们代表了一个不断向人类提出更多要求,并使人类日益成为其责任唯一评判者的理想形象。
他的主人公们只能在孤独中成就自己,被其他人排斥,被众神欺骗,这一事实让主人公们的伟大具有了悲剧色彩。极度渴望荣誉,拒绝任何妥协,英雄的态度之所以能如此强烈的打动我们,就是因为这种态度与孤独、与对死亡的接受是相一致的。
事实上,众神从来没有在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中缺席,但与埃斯库罗斯的作品不同,他们对人类的喜怒哀乐并没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众神与人类不再离得那么近,人们需要思考神谕隐含的意义。人类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对现实施加影响,索福克勒斯喜欢表达人类的这种无能为力。
欧里庇得斯
欧里庇得斯比索福克勒斯小15岁,但他的精神属于另一个时代,与前人截然不同。他接受一切的影响,与最早的一批智术师生活在同一时期,他的剧作反映出许多新思想和新问题。他没有经历希波战争的辉煌时代,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希腊人之间的内战。且他本人的家庭时常遭受诋毁,他的婚姻也很不幸。他尽管个人生活不稳定,但他的作品却紧扣时代的脉搏,他穷其一生将政治现实展现在公众面前,他谴责,他批判,他抗议。在他的作品中,人们敢于至少是以传说的形式批评众神,命运似乎无情的将人类玩弄于股掌之中,在此人类总是受害者,却不会从中吸取任何教训。他使悲剧的情节进一步展开,效果增强了,音乐变得自由,人物数目增加了,他让英雄们走下神坛,上演无数逆转,其中一些接近情节剧。
欧里庇得斯是第一个去表现人类受到激情折磨并试图去描绘其影响。他同时首次在戏剧中表现了爱情。他作品里灵魂中出人意料的斗争是突然出现的,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一个分裂的灵魂由此被刻画出来。他的人物听凭自己受各种感官冲动的驱使,这些冲动与一种明确的理想无关,而是视各种恐惧和欲望而定。穿插其中的柔弱的理想人物,他们与其他人形成对照,他们的魅力似乎属于某个让人难以进入的领地,他的作品中处处透露着一种想要逃避的迫切欲望。
欧里庇得斯实际对众神不再抱有一种简单而毫无保留的信仰,他质疑一切,包括宗教。正如他会谈到政治体制、野心或者战争,会谈到当时流行的话题,如世袭和教育、积极的或沉思的生活、妇女的美德与堕落,他也会表达对众神的大胆批评,但却并非不信神,这种大胆本身所要传达的主要是对一种更为纯粹、不那么原始的宗教的向往。他批判神的惩罚又是太极端,神耍弄人类,只会激起人对神的恐惧,而不是真正的尊敬。
他的作品中,情节照常发展,它与激情如影随形,激情决定着情节。欧里庇得斯把悲剧引向新的方向:1. 反映现实的戏剧,时而是和平主义的,时而是民族主义的;2. 心理分析的戏剧,时而是宏大的,时而是庸俗的;3. 情节曲折的戏剧,时而是情节剧,时而是宗教神秘剧。
悲剧是由其所提出的问题的本质而不是其提供的答案来定义的。悲剧性在于根据个人的而且常常是不同寻常的不幸去衡量人类普遍的命运。有人说,当人做出某种退让之时,他就是悲剧的,仿佛是人所能承受的种种痛苦的以恶搞证明。对于这些痛苦,人们既没有办法解决,也求助无门。
当古希腊悲剧走向没落的时候,催生伟大作品的宗教和民族主义冲动也减少了,随后消失不见。在古希腊悲剧进入死胡同、构成古希腊悲剧的两个基本要素的其中一个失去功能的那一天,雅典也走进了死胡同,个人主义战胜了公民主义,正如不信教战胜了虔诚。
无论如何,人类的境况本身就是自己无法掌控的,这种观点总是出现在古希腊悲剧中。它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但实质精神都一样。这或许解释了我们为什么常常会通过谈论宿命来表达这种感受。
2021.12.23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