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
半小时漫画宋词(独家定制版) 陈磊·半小时漫画团队 115个笔记 一、词在江湖漂——词的诞生史 大概在隋唐时期,胡乐和中原音乐合体成功,诞生的联名款,叫作燕乐。 就音乐来说,诗和词有两点不同: 文人的参与。 但词的真正崛起,还要到晚唐五代时期。 第一部文人词集: 《花间集》里的词是文人在吃吃喝喝的时候写的,很大一部分题材都是关于儿女情长和贵族公子的生活。[插图]所以花间词的格调是比较低的,很多文人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寻求突破。 李煜 柳永 苏轼 周邦彦 李清照 辛弃疾 二、振兴词坛温庭筠 温庭筠是唐初非著名宰相温彦博的后裔,同时他本人也是当时有名的才子,传说叉八次手即可完成文章,江湖人称温八叉。 积毁方销骨,微瑕惧掩瑜。——节选自《病中书怀呈友人 温庭筠和李商隐合称“温李”,诗写得不错,比如这首《商山早行》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艳科 三、士大夫之词的开端——词帝李煜 词帝 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纯真 李煜常常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写进词里,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因为这是很多诗人特别忌讳去做的事情。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四、一口气读完北宋历史大背景 五代十国 重文轻武 压制武将,重用文官,削弱地方,强化中央,把权力尽可能收到皇帝和中央手里,避免军阀割据的出现。 “三冗” 诗作为主流文体,就承载了文人参政议政的意识。 同时,宋朝繁荣的城市经济和丰富的娱乐生活 五、雅俗共赏柳三变 望海潮·东南形胜 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奉旨填词。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贯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做到了屯田员外郎,后人说的柳屯田就打这儿来的。 1.发展冷门的慢词 2.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节选自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 3.写文雅的词一样在行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这首词主要表达柳永羁旅在外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对这首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不减唐人高处。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六、“花间词”的继承与发展——人生赢家晏殊 文人只有受苦受难后才有可能写出好诗好词。 他从小官做起,一路做到了宰相。 应天府书院 晏殊的词集名叫《珠玉集》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伤春 叶嘉莹老师说过:“‘小园香径独徘徊’当然有孤独寂寞的怅惘哀伤……但在表现生命无常的同时看到了一种永恒的循环。” 太平宰相富贵词。[插图] 晏殊的词则全面提升了格调,很少纠结于缠缠绵绵的儿女情长。 叶嘉莹老师说过:“晏殊词中是既有诗人的感发,又有理性的反省节制,而且还隐然有一种处理安排的办法。” 七、一世文宗欧阳修 《与高司谏书》 欧阳修曾经说过,做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自然”。 一世文宗! 六一居士。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其实欧阳修反对的并不是骈文本身,他认为无论骈散,都是合乎自然之美的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八、心忧天下范仲淹 划粥断齑(jī) 大公无私 江上渔者[1] 名将狄青就是他提拔起来的。 渔家傲·秋思 另外,它开了豪放词的先河。 后来宋夏双方都打不动了,就暂时议和。范仲淹有大功于国家,被重新召回京城,委以重任。 这一次回京,范仲淹觉得国家这么下去可不行,必须改革了。于是,他决定搞一票大的。 四、庆历新政 当时的北宋,看似笼罩在盛世的光环下,但实际上已经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西夏和辽国虎视眈眈,内部农民起义不断,国家形势越来越差。 四、庆历新政 中华上下五千年,寒窗苦读,出人头地的,这样的人不少;公正无私,一心为民的,这样的人不少;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这样的人不少;不顾个人,厉行变法的,这样的人不少;……而能将以上所有优点集于一身的人,恐怕并不多,而范仲淹就是其中一个。而且你从他的身上,几乎挑不出任何污点。 《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九、一代文豪&变法宰相王安石 登飞来峰 冗兵?那就裁军,练兵,提高战斗力!措施: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 冗官?那就改革考试,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措施:改革科举、整顿太学、唯才用人。 冗费?那就想办法搞钱,充实国库!措施: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 《游褒禅山记》 泊船[1]瓜洲 书[1]湖阴先生壁(其一) 桂枝香·金陵怀古 词本来是唱小曲用的,但王安石不仅用词来怀古,而且写出了深远的意境,这个很少见,在这方面,他对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王安石是一个有担当、有勇气、有远见,还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虽然他也存在缺陷,但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十、全民偶像苏轼的旷达人生 宋神宗的原话是:“李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翻译过来就是,李白有苏轼的才气,学识却不如苏轼广博。 在写诗方面,他和黄庭坚并称苏黄。 在写词方面,他和辛弃疾并称苏辛。 在散文方面,他和欧阳修并称欧苏。同时,他们还都名列唐宋八大家。 在书画方面,他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 饮湖上初晴后雨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无形之中扩展了词的边界。这首词一出,在内容上,出现了报国情怀;在词风上,一改过去软绵绵的风格,变得豪放而旷达,更像男子汉。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南宋文学家胡仔曾这样评价这首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以上两首词,一首写给亡妻,一首写给兄弟。在苏轼之前,没有人这样写词。苏轼拓宽了词的内容,开始表达人伦之情。 圣朝不宜诛名士。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节选自《西湖·世事一场大梦》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猪肉颂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节选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 念奴娇·赤壁怀古 怀古词 苏堤 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曾在《词论》中这样点评苏轼的词:不协音律,句读不葺之诗。 蝶恋花·春景 清代的文人吴衡照曾这样评价苏轼:东坡之心光明磊落,忠爱根于生性,故词极超旷而意极平和。 著名的学者王国维曾经这样评价苏轼:东坡之旷在于神。 附录 游褒禅山记 点评 认为推荐 这本书深入浅出,很适合中小学生扩展阅读或者非专业人士闲暇时间阅读,会一直追下去的 微信读书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