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的信任公式
他的这种“ 值得”, 最终就落到一个信任公式上: 信任 =( 可信 度 × 可靠 度 × 可亲 度) ÷ 自私度。
1. 可信度。 可信度就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的团队是一个什么样的团队, 你周围的专家是不是这方面的顶级专家。 其实常见的问题是,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不懂装懂,很多专家只是那一小方面的专家, 他既没有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能力,也没有办法问到那些专家的意见。 并不是说我和我的团队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团队里有些成员会是某些子领域的真正专家, 以及我们有足够的常识和方法论,有足够的专家资源,能够把相关的专家引来,并把他们的想法拎出来。 把很多专家的意见形成最后的真知灼见,这就是可信度。 简单地说, 就是你和你的团队,以及相关的专家是不是这方面顶级的专家,你的能力是不是解决问题的顶级能力。
2. 可靠度。 可靠度就是个人、 团队以及能调动的资源, 是不是能够全心扑在项目上,是不是能够保质、按时、按价格把答应的事情办完。 你说的事,我能不能信; 你答应的东西,能不能完成。 英文叫reliability,就是能不能rely upon you, 能不能信任你, 能不能依靠你。 可靠度跟可信度不完全一样。 你有可能是某领域的顶级专家,说的话可信,但是我不知道下星期还能不能找到你这个人,你是不是把具体信息收集完了,能不能把具体意见给到我。所以,可信度与可靠度是相关的,但不是一回事。
3. 可亲度。 可亲度英文是intimacy,就是你和你的团队以及能调动的资源,是不是跟我很亲近。没有生意的时候,我愿不愿意见他,我愿不愿意跟他在工作之外 喝杯茶、喝杯酒,甚至达到更高层次。可亲度的核心, 是你招不招别人喜欢。 可亲度看上去跟专业性没关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在建立信任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建议到了 高阶的管理者,应该在工作之外有一点点爱好,喝个茶、喝个酒、插个花、 跑个步、旅个游…… 这样,你和你的贵人 除了工作之外,还能有点别的聊的, 能建立一些非工作相关的友谊。如果只是纯工作,你很难和那个人有长期的联系。
前面三个“度”—— 可信度(这个人是不是专家)、可靠度(这人是不是能交活)、 可亲度(这个 人跟我是不是很舒服), 是除号上边的被除数, 它们是一个相乘关系,它们仨越大越好。
4. 自私度。 自私度就是你在多大程度上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我的利益之上或之前, 或者说你考虑你个人的利益多于考虑我的利益,你考虑你团队的利益多于考虑我公司的利益,你为了多挣我的钱,会把我的利益放在后边…… 还是相反,你不想让我多花钱, 你哪怕挣不到钱也会说该说的话, 做 该做的事。 我最好的客户, 也是我生命中的一些贵人, 其实这些关键点是他们跟我讲的: 你能挣钱的时候, 你觉得你不该挣, 你没挣, 所以之后, 我会让你挣到更多的钱。 一个能够把其他人的 利益, 特别是生命中贵人的利益, 放在自己利益之前的人, 一个能拎得清的人,往往会走得远。 说白了, 所有的便宜都被你占了, 人家 凭什么跟你相处? 如果你把自己利益的很大一部分给了别人, 那别人会越来越多、 越来越长时间地希望跟你相处。
这就是麦肯锡的信任公式: 信任 =( 可信 度 × 可靠 度 × 可亲 度) ÷ 自私 度 举 一个 古代的例子, 清代的中兴四大名臣曾张左李, 其中两个是曾国藩和李鸿章。 曾国藩对李鸿章说:“ 信,只 不说假话耳, 然却极难。”“ 信” 这个 东西, 也没 那么 复杂, 看上去 只是 不说 假话, 但是 非常 非常 难。“ 吾辈 当 从此 一字 下手”, 我们 应该 从这 一个 字 下手, 也就是“ 信”, 真实 的、 不说谎 话 的 信。“ 今日 说定 之 话, 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今天说定的话,明天不要因为得到一点小利就改变。 整段话里,“ 信” 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说假话,二是不要变。 按广东人的话说是“ 口齿当作金”, 说的话是金子,就是不变的东西,不要因为小利而变。其实这个小利跟麦肯 锡 信任 公式 里 的 第 4 点“
曾 国 藩教给李鸿章的,却是一句大白话的道理:讲信用,不说假话,极难。最后,建立信任是一件 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不一定能身体力行,但是考虑到信任这么重要,希望你能一步一步开始做起来——做一个可信的人、可靠的人、可亲的人,做一个尽量忘掉自私自利的人。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