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页
后来戈尔巴乔夫还有一个错误的判断。他认为,苏联的经济改革之所以无法推进,是因为出现了一个所谓的“障碍机制”,即党和国家机构的官僚主义与特权现象,所以他不再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发展经济方向,而是集中力量试图打破这个“障碍机制”。如何才能打破?那就是利用民主化和公开性,就是翻出陈年旧账,翻出领导人在历史上的错误,事实上把苏联体制作为全社会的对立面,希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改变现有体制和现有的权力格局。这在政治上当然是明显的失策。不管什么样的人,不管什么样的政治家,这么做注定失败。“不断革命”最后的结果,就是“革命者”最后变成了革命的对象。孔子讲“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指的就是要正确对待历史,也可以说要善待历史,要面向未来。要知道,历史是无法割断的,无休止地否定过去,最后总会挖掉批判者自身的立足之地。戈尔巴乔夫的错误就在这里,他呼唤出否定过去的力量,最后却被这个力量给否定了。 引自 四、 现代“政治科学”的基本特征65
90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