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论捧人
捧人在我们国家源远流长,最早见诸文献的就是《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求’。那个时候欧洲人还大字识不到一筐呢…
“这个捧人吧,起源于劳动。当时咱们的先民脸朝黄士背朝天,汗珠子掉地摔八瓣儿,每日打食耕种。劳动间歇仰观天地万物,古时候都是原始森林大草原,野兽出没,比现在自然环境壮丽得多,不由发出赞美,由物及人,夸起去河里汲水的妇女。当时捧人还是比较由衷的。主要是捧统治者和妇女。因为这两种人在纺织物还没有发明的时代,是唯一有条件用兽皮和羽毛打扮的。现在你在那些原始部落还可以看到,打扮得最漂亮的是酋长。后来有一天,黄河清了,出了圣人。圣人是什么人呢?就是最早的捧人专家,
这从圣人们流传下来的语录中可以看到,里面全是讲的怎么捧人。在所有人都要干活、打仗的时代,只有圣人是靠捧人吃饭的。所以叫圣人,以区别俗人。
为什么允许他光捧人不干活?在那么需要劳动的原始社会?
这就是我下面要讲的,捧人的社会需要。时代呼唤捧人。随著生产力的发展,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不必天天劳动了。吃饱、喝足、玩够、唾醒了后,有点空虚了,有点失落了,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在这儿干吗呢?这个向题就需要圣人来回答了:你是天之骄子;你是命中注定要比别人优越要比别人有思想有道行要比别人伟大的人上人。第一个圣人就知道如果他要说你是个废物会有什么后果。
时代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吃饱饭没事干,要求得到梢神满足巳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单靠一两个圣人已无法满足广泛的社会需要。这就需要组织起来,把捧人职业化、专业化。就像警祭在现代国家中应运而生,最后变得必不可少一样。我以为,一个国家是否现代,除了看它的工农业发展水平,另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它有没有一支职业化的、专业水平相当高的捧人队伍。从这点看,西方很多国家还是相当落后的,填补精神空虚主要方式还是淫乐、吸毒。这点很让我瞧不上。
这时,冯小刚彻底还了阳,举止从容了,眼晴瞪开:
就像武术家要讲究武德一样,我们吹捧家也要有良好的捧德。就是说要从最善良、最真诚的愿望出发去吹捧別人。最坏,最不可取的就是明捧暗贬,表面上把人家夸的天花乱坠,心里对人家一百个瞧不上。夹枪带棒,把对象当傻瓜耍。要知道,容忍我们捧他的人,心里都是很苦的,这就像饮酒浇愁,吃药止痛,如果你不是以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去对待他,那无异于落井下石、谋财害命,把自己的欢乐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喜欢耍小聪明调侃别人,那也是一个吹捧家不成熟的表现。一个吹棒家应当心胸开阔,容得下任何令人不快乃至令人发指的现象。在吹捧家的眼中一切都是美好、熠熠生辉的,就像孩子的眼睛。说到底,吹捧家的心地要像孩子一样单纯,善于从丑、恶、司空见惯的一股现象中发现美、鼓吹美这才是一个吹捧家的责任和使命。
要是有人不吃捧怎么办?管如说,那种光明磊落的汉子。
送你八个字: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我多年捧人的经验,没有不吃捧的。首先一条,你捧他,他再不爱听也不会像你骂他那样引出深仇大恨。最多觉得你这人肉麻,灵魂渺小,形象猥琐,他从心里一轻视你,你的工作就完成一半了。捧人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使人获得超现实的自我感觉。一个处长是不可能在部长面前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作为一个优秀的吹捧家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不惜把自己变成一个可怜虫,一个笨蛋,一个恨不得让人用大耳刮子抽的白痴。同志们哪,这是灵与肉的奉献啊,如果通过我们努力,能使全国人民人人充满尊严,充满骄傲,那么就是我们受到万人唾骂、千夫所指、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尿堆,也是值得的,也可以笑慰平生。
——节选自《你不是一个俗人》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