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蒙田随笔》(论悲伤、论撒谎、论说话快慢)
这次说的是冈比西,他问普萨梅尼图斯,为什么对自己子女的痛苦表现淡漠,而对朋友的痛苦那么难以释怀,他回答说:“对朋友的痛苦可以用眼泪舒解,对子女的痛苦是任何方式都不能表达其感情的。
但是他和其他人同样好奇,脱去死者的甲胄以后,发现这是他的儿子。在大家的哀号声中,只有他站着不出一声,不掉一滴眼泪,双目直视,愣愣地盯着他看,直至悲痛使他热血凝固,直挺挺倒在地上死去。
塞涅卡说,“小悲易表情,大悲无声音。” 悲痛欲绝是没有眼泪的,撕心裂肺往往不会发出任何声音。寂静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就像这个地球毁灭之时,绝不会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 这里岂不是在说感情处于最激烈动荡的时刻,我们不善于哀声叹息,诉说衷肠,精神上疑虑重重,肉体也因相思而懒慵无力。
当我的感情处于最激烈的时刻时,我的头脑是热血汹涌的。这个时候的自己,绝不会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告诉别人。要么沉默,要么爆发,我选择爆发。爆发之后,我选择隐秘的沉默,默默流泪。我是一个很会去用冲撞的言语去伤害对方的人,但是同时,我也在自己的心里插上了刀子,我会记住很久很久,很难释怀。
朋友说我的意象过于强烈,感性的肌理过于细腻,我现在应该要去做的,就是塑造自己的钝感力。当别人肆意去给你贴标签的时候,最应该去做的不是怨恨,而是反思,然后微笑。恭喜你,你又找到了一处即将要被治愈的伤口。 自然界进化法则中也有许多例子说明,随着记忆力的衰退,身上其他的机能会得到加强;我若依靠记忆的好处,就会记住其他人的创造与意见,自己的思想与判断力也会跟随别人的足迹而人云亦云,毫无活力,像大家一样,不思自身努力;我说话也更加少,因为记忆库比创意库明显丰富 笔记: 这应当是上天的慈悲心态。悲悯于视力,便在听力上努力拔擢。
活力的创造,首先需要的是自由的思想环境,需要我们脱离“集体依赖感”的思维定势。电影《浪潮》让我思索了很久,集体的力量非同寻常,方向一定要握准,否则就会像影片中的那种当自己成为杀人做事的法西斯的时候,自己浑然不知,甚至认为自己理所应当。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威力是多少口头布道也不会得来的。
当他们隐瞒和歪曲什么时,那就让他们把同样的事说上几遍,这样不露出马脚是很难的,因为事实先入为主留在了记忆里,通过意识与认知在脑海中留下印记;而假事在脑海中是留不住的。当你每次要重复一桩事时,当初得知的真情在脑海中不断地流过,很难不把那些伪造、虚假或硬凑的事逐渐冲刷掉。 毕达哥拉斯派说善是确定的和有限的,而恶是不确定的和无限的。走到目标的道路只有一条,走不到目标的道路有千条。 周衡老师说,不管你走到了哪一步,绝境或是顺境,告诉自己一声“没关系,喝茶去”
看起来善于思考的人动作敏捷灵活,而善于判断的人动作缓慢沉着。有的人没有时间准备就哑口无言,有的人有了时间也不见得会好好说,这两种人都同样不正常。 苦思苦想找不到要说的话,信手拈来反而表达得更加传神。书写时会出现一些妙句。 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我写文章,喜欢律动感,而不想完完全全被这些言辞,对仗而束缚。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思维的灵动感,创造力的频繁性,落字时的无悔心。
卡西江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1.4 《蒙田随笔》
一位古人说,这一天对我从前的岁月做出审判。我让死神来检验我的研究心得。我们将可看到我的...
-
1.3《蒙田随笔》(死后才能判定到底是不是幸福)
不论命运女神对他露出怎样美丽的面孔,人决不能自称是幸福的,只有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才见分晓...
-
1.2《蒙田随笔》(论悲伤、论撒谎、论说话快慢)
-
12.31 读书笔记
如果不让思想集中在某一事物上,不加指引,无所约束,就会漫无目的地迷失在幻象的旷野中。 骚...
-
1.10《蒙田随笔》(死后才能判定到底是不是幸福)
“一位古人说,这一天对我从前的岁月做出审判。我让死神来检验我的研究心得。我们将可看到我...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