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52-154
就当时而言,沙陀并不算一个历史悠久的族群。按通常的说法,他们属于突厥处月部的一个支系,原先总数有六七千帐(对应“户”),约三万人。 一个族群风俗习惯的形成,受制于它最初的生活环境,在物产丰饶、生活富足的条件下,一般是产生不了尚武之风的,因为没这个必要。这一小支突厥人恰恰相反,他们的祖先可能眼光不太好,从塞北西迁后,移居到准格尔盆地南部一块水不算丰、草也不算美的游牧地——今天叫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当时叫沙陀碛,沙陀人的名称正由此而来。 与南边的图伦碛(今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比,沙陀碛不算贫瘠。它的总面积达四万多平方公里,由数片零散的沙漠组成,年降水量可达70~150毫米,冬季还有积雪,能够提供最基本的用水。星星点点的绿洲点缀其间,可供人类与牲畜生存,当然,富庶是谈不上的,在寒冷与干燥兼备的沙漠中顽强繁衍下来的族群,一定要有一副铁打的好身板。 同时,古老的丝绸之路也从这里经过,往返于东西方的商人,为这里带来过境的财富与远方的见闻,让他们并不闭塞,也为他们提供了通过武力来谋生甚至发财的机会。大唐、西突厥、回纥、吐蕃等称雄大陆的各大BOSS,或为控制丝路贸易,或为保证自身的边防安全,都参与到这个地区的角逐中来,使得这个地区长久以来一直战乱不休。当地生存的各小部族,不得不反复于各大国之间,学会夹缝求生与苦斗求存的本事。 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小小的沙陀部异军突起,成为一个以强悍尚武闻名西域的雇佣军族群。
4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