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战争动员与乡村治理
据研究,明清时期政府从华北农民身上榨取的资源仅占其总收入的2%~4%。民国时期政府职能不断扩大,但直到1937年,农民负担也只在3%~5%之间。抗战爆发以后,这种“轻徭薄赋”的局面才真正改变,日占区的税赋约占总收入的6%~7%;国统区负担约为农村总收入的20%。 渤海区有实际产量统计的8户中,负担占实际产量10%以下者1户,20%~30%者4户,30%以上者3户,最高者达32。4%。海胶东、鲁中南总计20个典型户中,负担占中亩产量10%以下者1户,10%~20%者4户,20%~30%者10户,3%以上者5户,最高为4。9%。①另据典型调査材料计算,1947年华北农民人均总收入除去生活消耗、再生产投资、负担和其他支出之后,尚能剩余110市斤米,而到1948年这一数字则降到不足1。3市斤米。339页,341页 引自 第八章 战争动员与乡村治理
49人阅读
kill魔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七章 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重构
晚清、民国历届政权都致力于加强对基层乡村社会的控制,然而,共产党之前的统治者们从未将国...
-
第七章 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重构
随着20世纪前期国家权力的不断扩张,村政府越来越从属于国家权力,并逐步成为其在村庄的代理...
-
第八章 战争动员与乡村治理
-
第九章 从土地改革到农业集体化
在土改后大体相似的起点上新出现的贫富分化,对土改的再分配逻辑和社会主义识形态构成了巨大...
> 查看全部1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