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历史
【一】
提问,男人具有统治女人的意愿,但是,什么特权使男人实现这种意愿呢?
古时,女性也承担重活,也参与战斗,从体力劳动来讲与男性无异,但也有一种可能,是生殖障碍,比如怀孕、月经等。
另外,原始群体不关心后代,不要求有继承者,孩子是负担,不是财富,女性因此也不会因为生育而有更高的荣誉。
作者提出一个概念,动物界的繁殖是重复的,静态的,仅为了物种的延续。但是古人是为了整个物种的自我超越,不是停滞的,而女性生育是延续,男性去征服世界所以是自我超越,导致更胜一筹。
结论,在人类中,优越性不是给予生育的女性,而是给予杀生的男性。
【二】
人类的历史进入农耕后,有了定居的土地,继承的问题开始提出来了,部落开始重视繁育后代,女性地位开始提升。
进而出现女神形象,崇拜繁殖的观念。
因为各地的女神崇拜,一些人认为,原始时代存在一个真正的女人统治时期。但作者认为,女人的这个黄金时代只是一个神话,社会自始至终都是男性的,男人创造的一切偶像,不管塑造得多么可怕,事实上都附属于他。
作者通过一系列举例辩证,女性处在内在性之中,作用仅仅是抚育,仅仅体现社会静态、封闭于自身的面貌,而男性继续占据将群体引向自然和整个人类的职能。
男性是唯一超越的存在。
这一章始终在强调这样一个观点,人类自始至终,生理上的优势让男人独自确立为至高无上的主体。而女性则沦为他者。
不太习惯作者经常用一些神话故事来作为论据。
【三】
开篇立论,私有制的到来,生孩子开始了重男轻女,女性越来越从属于男方,成为 男人的财产。
穆斯林世界,无需多言。
圣经时代,一样。
东方民族,还普遍有叔娶嫂制。
题外话,我们西域还有子娶母制呢。
古巴比伦,女性还算拥有一定权力。
埃及,女性地位几乎和男性一致。
希腊接近东方风格,其中斯巴达还享有同等权利。
还有罗马等等。
【四】
这一章继而从历史出发解释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女性的状况。
当然,贯穿始终的是女性整体的悲惨和个别的闪光点,比如中世纪的骑士爱情,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女性的命运,但不是改变。又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自由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一些强有力的女君主。
但是这些女君主,其实身份是君主而不是“女”。
【五】
时间来到资产阶级大革命。但这场革命本身还是由男性完成的,女性获得的权力微乎其微。
“女人的命运和她唯一的光荣,就是使男人的心跳动”。甚至于有这样的声音。
必须不让女性受教育和有文化,禁止去做一切能让她发展个性的事,强迫穿不舒服的衣服。女人在厨房、家务中受奴役,人们小心翼翼第监视她的生活作风,把女人封闭在处世的礼仪中,作为补偿,人们尊敬她们,彬彬有礼对待她们。
我想,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一切女士优先的礼貌,其实本质上是为了把女性禁锢在闺房中,不必承担走出闺房的责任和任务。
接着,作者又提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论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经典论断。
女人在后来之所以获得权力,是因为她摆脱了家庭,在工厂中参加生产,机器造成的变化,使男女劳动力差异已经消解。
恩格斯写道,妇女的解放,只有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而这只有依靠现代大工业才能办到。
但是,女性进入工厂后遭受的剥削又甚于男性,一是工钱少,二是会被负责人欺负。
直到一八七四年,才有法律出来干预。
随后一步步地在进步。
工作的权力慢慢解决,随后就是政治权力、婚姻权力等等。
女性开始觉醒、解放和自由。
结论是,整部妇女史是由男人写就的,妇女问题始终是一个男人的问题。
不亦说乎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部命运第二章精神分析观点
这章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讲起,性学三论、梦的解析、自我与本我等我也看过,看着还算顺利。...
-
第一部命运第三章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恩格斯指出,石器时代,重活男人做,女人在家,但此时女人负责的任务在作者看来是同等重要的...
-
第二部历史
-
第三部神话
第一章 继续讲他者的概念、产生、对抗、历史等。 有些乱,有些云里雾里。 1、男性需要女性构...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