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8-11
很讨厌父亲以他自己的经历去推断我的感受,似乎总有些逆反,总是不认同或不想认同。但是想来,人的思考就是以经验为基础,也是没有办法。
对父母,骄傲不需隐藏,这个容易做到。但跟别人说不出的短板、自我剖析,是更加重要。希望父母可以营造出安全感,让孩子把最脆弱的那一部分剖析出来。对于这种,命令、要求、教导……都不如一腔安全感信任感来的有效。
那些心理作用太容易变。从这两方面得来的,必要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才能深深地化入自己的心灵,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 对于你新感受的东西不要让它浮在感觉的表面…这是需要冷静而强有力的智力。 引自 一九五四年 唉,有时就觉得自己是一个灵敏的感受器,同时也就是个没有处理、储存功能的感受器。这一段我感触很深,受教。感觉、情感是感性的,流动的。必须经过理性的分析解剖,才能将其实化,让它留下来,沉淀成自己的一部分。这费力、也很痛苦。解读情绪、解剖自己,不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儿。
关于人际处理,有老人指导,真的比自己碰壁摸索要顺畅的多。不过若是事事都指导,难免不对小孩形成束缚。当开始不按照父母的做法生活,才算是开始发展“自我”,在此之前,我们不过是父母的经验与智慧的延伸。缺钱指导的成长,是野蛮生长,结果如何随缘;充斥着指导的“成长”,我愿称之为复刻。
37人阅读
称心如意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1954-8-11
-
1954-10-2
如何面对低谷 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