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帝之手
德国目录学家汉斯・伯哈特( Hanns Bohatta)认定:“雅好积书者是书之主,爱书成癖者乃书之奴。”27 引自 第一章 上帝之手 对他来说,最要紧的是保持“藏书完好无缺”,并且“仔细守护”,谨防那些对珍本“毫无柔情,或者不能鉴赏其美”的人。“今天的此时此刻标志着一个藏书家生涯的终结。”克菜门茨说道,接着直言他的期望,“尚未用尽普通图书馆”的学生不能碰他的宝贝。“这些文献都是绝代孤本,我们使用时要万分小心,切记切记!对于那些无权翻阅或触碰的人,希望他们看一眼就心满意足了;而对于那些有权翻阅的人土,影印本不是也能达到目的吗?”37 引自 第一章 上帝之手 存于他的文稿中,摘录如下:“收藏家的忠诚让他们相互吸引。让他们成为兄弟的纽带比誓言还牢固,这个纽带就是都有虚荣心,都嘲笑不收藏的人。在不收藏的人看来,这些收藏家看上去自私自利,贪得无厌,近乎疯,而收藏家通常都是如此。不过他们也会开明慷慨、造福社会,而他们也愿意如此自视。疯狂也好,明智也罢,他们毕竟抢救了文化。”41 引自 第一章 上帝之手 在此信中得知儿子对珍本书兴趣日浓,这位舐犊情深的父亲也作了答复。“尔应购好书,读好书;最佳之书亦最常见之书,最新版本亦多为最佳版本。编书者若非愚钝必可自旧刻本获益。切记勿太在意版本,否则终有迁腐炫学之味。余有珍本,虽日无多,足可供尔读也。”在书信末尾,他用一个简短的警告结了教海:“谨防藏书成癖。”45 引自 第一章 上帝之手 中古时期的书籍都拴在架上,借此确保它们留在原地。不过在中世纪,用来拴紧书籍的各种工具里用得最多的不是链条,而是咒语。为了震慑盗心暗起的雅贼,某座修道院咒骂偷书贼会像犹大、亚拿尼亚、该亚法、彼拉多那样遭受上帝惩罚。其他的诅还有将窃贼逐出教会,而最为严厉的咒则是,一经发现,开除教籍。例如巴塞罗那圣佩德罗某座修道院的语就颇为生动有趣: 罔顾此书原主,窃书或借书不还者,愿书在此贼手上变为蛇,将其撕裂。愿此贼全身瘫痪死坏。愿此贼受苦衰残,哀号以求宽恕。此贼饱受痛楚,永无止息,直至肉身腐烂。慮书虫啮咬其五脏腑待到此贼受末日审判惩罚之际,愿地狱之火将其永远吞噬。54 引自 第一章 上帝之手 全书分一百一十三个小节,基本上是一个小节专门描写一类愚人。读者最先看到的就是对书痴的描述: 船上数我排第一, 当然有因可仗恃。 看官首先见到吾, 皆因不才迷藏书。 我藏珍本不胜数, 看书心得却近无。 66 引自 第一章 上帝之手
80人阅读
花果山出产南瓜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 上帝之手
-
第二章 灵魂香膏
古罗马诗人奥索尼鸟斯( Decius Magnus Ausonius)是颇负时誉的拉丁文作家,曾在布尔迪加拉(...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