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分税制改革
财政承包制下,交完了中央的,剩下的都是地方自己的,因此地方有动力扩大税收来源,大力发展经济。 引自 第一节 分税制改革 财政包干造成了“两个比重”不断降低:中央财政预算收入占全国财政预算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而全国财政预算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也越来越低。不仅中央变得越来越穷,财政整体也越来越穷。 引自 第一节 分税制改革 “两个比重”的下降严重削弱了国家财政能力,不利于推进改革。经济改革让很多人的利益受损,中央必须有足够的财力去补偿,才能保障改革的推行。……改革后的地区间发展差异很大(东中西部差异、城乡差异等),要创造平稳的环境,就需要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异,也需要中央财政的大量投入,否则连推行和保障义务教育都有困难。 引自 第一节 分税制改革 成功的政策背后是成功的协商和妥协,而不是机械的命令与执行,所以理解利益冲突,理解协调和解决机制,是理解政策的基础。 引自 第一节 分税制改革 分税制是20世纪90年代推行的根本性改革之一,也是最为成功的改革之一。……改革大大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为之后应付一系列重大冲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汶川地震等)奠定了基础,也保障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如国企改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分税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模式。 引自 第一节 分税制改革
45人阅读
外叔里嫩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结语
事权划分的三种理论:公共服务的规模经济与边界、信息复杂性、激励相容。这些理论为理解政府...
-
第二章 财税与政府行为
要真正理解政府行为,必然要了解财税。道理很朴素:办事要花钱,如果没钱,话说得再好听也难...
-
第一节 分税制改革
-
第二节 土地财政
分税制并没有改变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却减少了其手头可支配的财政资源。虽然中...
-
第三节 纵向不平衡与横向不平衡
地方收支差距由中央转移支付来填补。从全国总数来看,转移支付足够补上地方收支缺口。但总数...
> 查看全部3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