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理咨询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1. 如何区分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
“ 辅导、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共同点在于:其一,都是帮助当事人解决心理的问题,使当事人获得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改变;其二,都需要在受助者与助人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其三,涉及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基本相同。因此,可以把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看做是一条线上的不同点,是连续的,而不是割裂的,其间的差异是程度的,而非本质的。
这三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服务对象、服务功能、干预方法的侧重点,以及服务人员等方面。心理治疗是以心理疾病患者为对象,经由精神医学的治疗计划,达到治愈的目的,主要由精神病医生和临床心理医生来承担。心理咨询室以心理障碍者为对象,主要由临床心理医生和其他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来承担。心理辅导是以一般正常人为对象(在学校里以全体学生为对象),通过各种辅导活动,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主要由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和教师承担。
当然这三者也不是截然分开,承担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有时也进行心理治疗的工作,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有时在处理个案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扮演心理咨询者的角色。”
--四种助人专业的程度比较 资料来源:引自吴武典,1987
2. 咨询发展阶段中最重要的阶段,我觉得是卡尔.罗杰斯出版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出现咨询方面的专业著名的心理学家,有其理论的光芒来引导行业的发展。当然其它阶段也是很重要的,比如第一次认证心理咨询师,比如成立心理咨询学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似的意义。
3. 心理咨询是一个职业。这是我之前没有深刻去认识到的。一个专业和一个职业是具有巨大的差异的。职业意味着要遵守职业的伦理道德,守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标准,此外,职业意味着要有专门化的组织机构,就像工会一样,需要自发或者历史性地出现一些行业领军人物或团体去推动发展,才能为这一专业提供一个繁荣向上的大环境。比如出台一个心理咨询可以走医保的措施,那对于心理咨询这个专业在大学的招生一定是推动很大。
4. 心理咨询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了解一下辅导学之父。
“ 职业辅导之父是帕森斯。1908年,从事改革运动工程师帕森斯,在波士顿成立职业局,出版《选择职业》,成为职业生涯指导工作开端,被誉为美国“职业辅导之父”。
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1854–1908),“职业指导之父”。虽然帕森斯所学专业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工程学,但是他却热衷于社会改革,还写过好些关于社会改革运动、妇女选举权、税收及教育等方面的著作。
帕森斯不但兴趣广泛,而且多才多艺,他的职业生涯经历也相当丰富。他在公立学校教过历史、数学和法语,做过铁路工程师,还在1881年通过了麻省的律师资格考试。随后,他在波士顿大学法学院和堪萨斯州立农学院教过法律,做过牛津大学拉斯金学院密苏里特劳顿分校的主任。然而,众所周知,帕森斯最大的兴趣是帮助人们做出职业生涯的选择。
1905年,帕森斯出任波士顿市民服务中心的养家者研究会(Breadwinner's Institute)的项目负责人。波士顿市民服务中心由慈善家肖女士成立于1901年,旨在为新移民和找工作的年轻人提供教育支持和机会。这是帕森斯职业生涯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1908年1月13日,帕森斯组织成立了波士顿职业指导局(the Bureau of Vocational Guidance),开启了生涯辅导这门专业的发展,也终于在职业指导的领域确立了自己安身立命的生涯与历史地位。同年5月1日,他发表一篇研究报告,全面讲述了他的职业指导局如何采用系统的职业辅导流程,为80名男女求职者提供咨询与帮助。这篇报告对于生涯辅导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帕森斯也因此被誉为“职业指导之父”。
遗憾的是,数月后的9月26日,他却溘然而逝、与世长辞。然而,帕森斯对于生涯辅导的影响仍在持续。他去世的第二年(1909年),他在生涯辅导与职业选择方面所做的工作被结集成册,第一本职业辅导的专著《职业选择》(Choosing a vocation)问世,为个人进行生涯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指导。
其后,生涯辅导运动更是方兴未艾。美国波士顿学校委员会首先设立了职业咨询师的资格认证项目。该项目随后被哈佛大学采纳,并发展成为首个高校职业咨询师教育培训课程。几年内,美国全境的学校系统陆续跟进,培训和配备了能胜任职业咨询师的教师队伍。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人职匹配理论)产生了职业辅导的三大原则:了解自我(知己)、了解工作要求(知彼)、做出决策与行动(把自己放在最恰当的位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五大要素为:知己、知彼、抉择、目标、行动,具体如下:
知己:知己就是自我认识与自我了解,看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个性等,以及父母的管教态度、学校与杜会教育对个人产生的影响等。知彼:知彼就是熟悉周围的环境,探索外在的世界,特别是与生涯发展有关的工作世界。主要了解职业的特性、职业要求、所需的能力、就业渠道、工作内容、工作发展前景、行业及职业的薪资待遇等。抉择:抉择包括抉择技巧、抉择风格,以及抉择可能面临的冲突、阻力、助力等。目标:抉择之后就是确定目标,考虑自己职业生涯的前景,确定切合实际的目标,进而指导行动。行动:行动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即使前面的所有工作都做得很好,但如果没有行动去实现,这些规划只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
5. 咨询未来面对的主要问题在中国的话,首要的就是它还没有成为一个正规的受管理的职业,目前精英化咨询师严重,行业乱象丛生,比如咨询从业者良莠不齐,收费也是混乱,连资格证都没有人社局认可的,然后以前就没有一级,现在更是啥都没有了。然后从业者的门槛说低很低,不管什么行业都来试试,说高又高,试试的人成功的话需要付出很多的资金和时间,然后心理疾病很多,但是求助无门,没有特别专业的。就拿我们一个二三线的沿海东部小城市来讲,有心理学会,但是没有什么凝聚力,然后也没听说有什么特别好的咨询师。反正头疼。
一二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 心理咨询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
第二章 心理咨询的人格和职业方面
1. 心理咨询理想的性格特质: 好奇心和求知欲;倾听的能力;与人交谈觉得舒适;移情和理解;...
-
第6章 建立咨询关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