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与工业/有茶的时间/什么是生活方式?
常常令制作者为难的是,日本的消费者既要求保持器物素材的特长,又要充分兼顾设计感,要在这两个方面都十分用心。和日本的消费者略有不同,中国的客人偏好选择既能保持高温又不夺茶味的高温薄胎,或是挂着类似玻璃结晶的高温釉面的器皿。中国茶的滋味和香气差别十分细微,他们首先关注器皿是否利茶,其次才是设计感。我的理解是不能牺牲茶味来成就设计感。 但仅仅满足喝一杯口感好的茶的器皿还不足以成为文化。“空间、人文、道具”的绝妙组合才能在时间的不断叠加中产生新的文化,孕育出新的思想。只有新的思绪叠加在美好的记忆之上,能让记忆更长久地停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也许上升到思想的高度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咖啡也好,饮茶的习惯也好,都会让人回归到生活的原点,从而引发新的思考。反观已经成熟的器以载道的茶道文化发展史,审美的终点不正是回归原点吗?基督教文化圈把它总结为“清贫”,道教文化称之为“拙朴”,而像日本所在的佛教文化圈则说“空、无”,这些都最终导向人们的根本思想。 引自 工艺与工业/有茶的时间/什么是生活方式?
54人阅读
红泥小火炉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似是而非之始/洞见主干/实用工艺与现代美术/
回国之后,我开始学习被称为“日本传统文化综合体”的茶道。 美术、工艺、庭园、建筑、书法、...
-
生活工艺之始/摹古与个性/对白色的畅想
有一位做荞麦面的师傅,他会根据收割那一年的降雨量去调整磨荞麦粉的石臼的高度。也有一位做...
-
工艺与工业/有茶的时间/什么是生活方式?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