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升贬值的局限性
战后时期的美国经验证明了一个现在看起来被普遍接受的相关观点。在帮助应对以往通胀后果或严重国际失衡方面,尽管货币贬值(或升值)可能是合适甚至是必要的,但它不能代替更基本的政策去恢复竞争力、提高生产率和储蓄以及维持稳定。反复多次的贬值,实际上意味着放弃必要的政策决定,最后只会让维持增长和稳定的工作变得复杂。 引自 第十章 一个新的世界秩序,还是一个新的民族主义 本书中有诸多讽刺之事,其中一个是,自1971年美元反复贬值后,到对日元下跌60%及对德国马克下跌53%的价位时,美国的贸易和经常账户逆差却比20世纪60年代想象的要高很多。相反,在一些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中,那些货币强势升值的国家,则储蓄率更高、生产率更有竞争力、产业更具优势,且最终拥有最庞大的贸易顺差。 引自 第十章 一个新的世界秩序,还是一个新的民族主义
72人阅读
瓜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美国人礼貌地拒绝了”
中曾根康弘和竹下登写信给里根和贝克,请求他们帮助终止日元的进一步升值。但后者礼貌地拒绝...
-
“国际政策协调”是否有意义
费尔德斯坦一直是整个稳定汇率行动的批评者。在1987年和1988年,他反复表达他的看法:为实现...
-
汇率升贬值的局限性
> 查看全部17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