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马克思 第二章 历史唯物主义 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起源
沿绿光逃跑 (逃げるな!)
在读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封建主义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与城镇的兴起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马克思强调了12世纪城镇争取自治运动的重要性,(略),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商业资本 高利贷资本以及这些资本赖以运作的货币制度相携出场,破坏了农业生产体制赖以建立的基础。 引自第43页 在英国,自主的农民转变成雇佣劳动者真正开始与15世纪晚期的圈地运动。封建贵族将大量农民从土地山赶走,强迫他们离开土地。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转化为乞丐,盗贼,流浪者。针对这一现象,又颁布了惩治流浪者的血腥立法,流浪人口被迫屈从于“雇佣劳动制度所必需的纪律”。 引自第44页 另一个刺激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海外贸易获得了快速而有巨大的扩展,这是15世纪下半叶惊人的地理大发现所带来的结果。迅速扩展的贸易导致了资金的极速汇集,美洲金银矿的发现导致了贵金属潮水般的涌入,英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引自第45页 金银的涌入导致价格的猛涨,这位贸易和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利润,但却成为大地主破产的根源,也导致雇佣劳动者数量的猛增。 马克思指出了两种胡成对比的演进到资本主义生产的立式方式。方式之一是商人阶级中的一部分人从纯粹的贸易经营转移到直接生产领域。第二种通往资本主义发展的康庄大道是一种“真正革命化的道路”。在这种方式中,个别生产者自己积累资本,并从生产逐步扩展到包括贸易在内的其他活动领域。 引自第46页 马克思将资本主义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划分为两大主要阶段。在第一阶段,工场手工业处于支配地位。典型特征是把手工技术分成由不同工人担任的各种特定的工作。 18世纪末,由于市场得到了极度扩张,工场手工业再也满足不了市场对它的生产需求。结果便产生了必须创造出技术上更加有效的生产工具的强大压力。这种结果就是“工业革命”,机械化从而主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技术上不断改进的动力成为资本主义的标志。机器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昂贵,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集中化的一个主要因素。 引自第47页
15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