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克人试图入侵中国领土
由于双方互有胜负,两军的首领在一八四二年十月签订了一项实际上是互不侵犯条约。它规定双方尊重对方的领土,但并没有规定双方之间的边界,而只是提到“古老的、就已存在的疆界”。这种不精确的提法对西藏人和多格拉人都是可以接受的。这似乎反映了以下的事实:虽然他们的领域是邻近的,然而并不是明显地接连着的,任何一方要派遣远征军进攻另一方,首先要越过山峦重叠的无人地带。双方对自己的边境在哪里都有一个大致概念,但是,由于双方的边境是隔开的,就没有必要加以明确规定,而且,由于双方对于地理的概念都是很粗浅的,大概也就难以明确规定。 引自 一、西段………………………………………………………13 能看出这两方面的人都没有进入现代化,就是互相争战,然后互有输赢,战争的代价太高昂所以签订条约宣布停战。由于这段地区是无人区,双方其实也没啥兴趣,确认对方不打了目的就达到了。
六年后,一位英国官员奉总督的指示研究一八四二年协议,他竭力否定该协议有任何法律效应。他指出,西藏方面的签字者是“奉命消灭入侵西藏的多格拉人,而不是同他们订立条约”。而且这项“在军事失利的压力下(从西藏人那里)勒索来”的协议,双方政府都没有批准。甚至在这位官员提出上述报告之前,哈定(Hardinge)勋爵就已经单方面地取消了一八四二年协议中据他看来是有损英国利益的那些章节,而这一行动,就等于是废除了整个协议。 引自 一、西段………………………………………………………13 非常有意思的英国人,既要脸又不要脸。
后文可以看出,英国方面担心锡克人(古拉博辛格为英方做事)不受控制,随意入侵西藏,激化英方与清政府的矛盾,所以希望画一条明确的界限以控制锡克人。当时划线官员受到的指示是“清楚的、明确规定的界限”然而这条界限在今天还是成为了“中印边界问题的核心”。
74人阅读
已注销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好战的、沙文主义的、扩张主义的国家”
长见识了,原来在二十世纪中叶的时候,国际上是这样看待中国的。 这一争端以及作为它的高潮的...
-
将阿富汗作为缓冲带,是英俄默契的共识。
国之边界是现代社会的需求,阿富汗以前没有明确的国界概念。阿富汗甚至以前都不是一个国家,...
-
锡克人试图入侵中国领土
-
围绕着麦克马洪线的阴谋
西姆拉会议就在这样一种外交上的混乱状态中收场了,本来要开成三方会议的两个参加者公然签订...
-
中国方面一向清楚地声明,他们认为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自一九一一年起,中国一直没有能够在西藏维护它的权力,三十多年来,西藏一直享受着事实上的...
> 查看全部27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