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页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运行中的机构”开始把自己分成三个概念,每一个概念均按因不同的目的而使用的不同方法所确定的资产价值数额而加以区别。 第一,这是一个运行中的工厂,是物质性的东西,它的“结构价值”、“物质价值”、“有形价值”是一个归算价值,它被看做是在当前情况下再建立与原厂有联系的,并把产品交付给顾客的类似的工厂的成本。作为资产,古典经济理论的竞争成本原则是它的估值基础,古典经济理论认为,一样东西的交换价值不决定于它的原始生产成本,而决定于它的现实再生产成本,然而这不适用于个别的商品,而适用于扩大了的商品,即一个各具体部分协调配合的正在运转的整个工厂。这个运行中的工厂的估值或财产目录,就是它的归算的“现时价值”,这是指一个买主如果从事这种营业或拥有特许权而没有这家工厂,他必须按现时价格重新把它建设起来的话,那么他根据这家工厂的现实状况愿意购买而支付的价格。 第二,这是运行中的业务,也就是把有形的、无形体的和无形的资产进行配合,它的“运行中的机构的价值”,或更确切的说它的运行中的业务价值就是各项预期交易的价值。预料的原则是估值的基础,最初是由奥地利的庞-巴维克从心理上提出了根据,后来美国的费雪从心理和商业角度进行了论述。从这一概念中产生了“现时价值”,但是它不受再生产成本的支配,而受预期的议价力量的现时价值支配,也就是说预期存在于未来而为现时所预料到的那种净收入。 第三,这是实际的投资,即“现时的原始成本”、“实际成本”、“净装备成本”、“未经补偿的合理牺牲”,伦理的原则是它的估值的基础,这一原则着眼于劳务和补偿的关系。它也给予了“现时价值”,但这种价值是未偿劳务的应计额,亦即过去所提供的而至今尚未为顾客和最后的消费者所补偿的劳务。 运行中的机构的三个方面,实际上也就是资本的三个概念。第一,这是以资本为物质性东西的古典经济概念,占有资本的目的是为了未来的生产和收入,但是,在商品市场自由竞争的制度下,它不能超过再生产的成本。第二,它含有更复杂的商业概念。资本作为资产的购买力,包括有形的、无形的和无形体的资产,当一个运行中的机构由预期净收入的资本化来决定时,它就有了一个现时市场价值。第三,它是伦理的概念,这是指那些为了他人未来的使用,并有权在将来要求报偿的过去提供财产的人的未偿的劳务的应计额。按照第一种概念,资本市场物质性东西的现时市场价格;按照第二种概念,资本是未来收益能力的现时价值;按照第三种概念,资本是未补偿的劳务的现时价值。 在财产概念上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按照第一种概念,财产是为生产和出卖而保有的物质性的东西;按照第二种概念,财产就是预期的收益能力;按照第三种概念,财产是表现在以现时为基础的对未来议价能力的预期中的服务。 在这三个估值和归算的原则指导下而获得的几种资本价值和财产绝非相同。如果价值是一个固定的外在东西,具有物质的形式,那么,在一个时间和一个地方,一种东西就只有一个价值。但是如果价值是一种估值的过程,那么,估值的目的就会决定其价值。如果目的是要说明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和债务人、雇主和职工、统治者和公民之间表现于价格上的伦理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同一种东西有多少种基本的人的关系,就会有多少种价值。因为在那时候,价格就成为公正和不公正的衡量手段,同时也是供求的结果,而且当价格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政府和资本或劳工团体的控制的时候,它愈加成为公正和不公正的衡量手段以及供求的结果。 引自第265页
4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