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没尝过亚力酒这种茴香烈酒,不过我记得曾在书上读过,这是库尔德人最爱的餐后酒,有些人则会当成餐前酒或佐餐酒来喝。引自 01 名字的玄机What’s in a Name...................................................................................10最早的亚拉姆语文字大都出现在叙利亚的阿勒颇(Aleppo)附近发现的一些石碑上,这些石碑大多是呈献给帝王或神祇的,距今已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那时,亚拉姆人这个来历鲜有人知的闪族游牧族群开始从叙利亚移居到中东的肥沃月弯地区各处。他们的生存王牌不在财富或权力,这些东西他们向来罕有,他们的厉害之处在于游移迁徙的天性。
亚拉姆人身为游牧民族,广泛散居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全境,他们的语言因而成为该地区的实质共同语,可谓人类史上第一个世界语。众人都使用这个语言实地交流,而且似乎无人质疑这个事实。到了公元前八世纪,亚述帝国将亚拉姆语定为行政上的官方语言。亚述帝国崩解后,巴比伦人随之在美索不达米亚建立起大帝国,也将亚拉姆语定为帝国的官方语言。巴比伦帝国败亡后,波斯帝国又继承了这项传统。
三个大帝国逐一兴起、衰颓,却都没有强制推行统治者的语言;这个事实颠覆了“语言随权力而扩张”的理论。亚拉姆语之所以存续,其实正是因为使用这个语言的族群缺乏政治野心。亚拉姆人是无足轻重的漂移者,某位史学家曾经称他们为“粗鄙的贝都因人”。他们四处为家,但因为完全缺乏组织,掌有的财势少之又少,因此历代新帝王都不认为采纳他们的语言会对帝国造成什么威胁。引自 02 河中之岛An Island in a River....................................................................................15亚拉姆语言及文字的普及范围持续扩大,很快地,从高加索山到埃及南部,从土耳其西部到印度南部,甚至中国西部等亚洲及北非地区,广大民众都开始以亚拉姆语交谈及书写。过去从未有过任何语言曾如亚拉姆语这样无远弗届地跨越国界和信仰的隔阂。不仅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以它作为日常沟通工具,拜火教徒、佛教徒、伊斯兰教徒、曼德恩人、摩尼教徒及各地的异教徒都曾在不同时间点陆续采用过这种语言。引自 02 河中之岛An Island in a River....................................................................................15公元七世纪,来自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教大军征服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阿拉伯语随之席卷而至,取而代之成为中东最主要的语言。一千多年后,当其他地方——包括伊拉克境内其他地区——的犹太人在二十世纪初次听到库尔德犹太弟兄们说着耶稣的语言,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引自 02 河中之岛An Island in a River....................................................................................15亚拉姆语之所以在札胡绵延不绝,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这个地方的遗世独立特质。四周高耸山脉环绕的平原上,一座河中之岛:这样的地理条件为札胡提供了绝无仅有的天然屏障。在阿拉伯文流通一千两百多年后,亚拉姆语依然代代相传,其中有一大部分必须归功于库尔德斯坦两万五千名犹太人和他们的祖先。这群被历史遗忘的农夫与商贩自视是以色列失落部族的直属后裔,千百年来一直将语言传承视为己任。引自 02 河中之岛An Island in a River....................................................................................15天赋异禀、足智多谋,而且不择手段的亚述王为战争学增添了一项独特的伟大发明:人口替换。他让成千上万被征服的人民徒步迁移到帝国彼端,借此达成两个目标:其一,他将各个族群从他们熟悉的环境中剥离,让他们失去汲取认同感和权力的根源;其二,他让新人口定居在原本渺无人烟的边境地区,让帝国边界更加坚实难破。引自 11 失落在亚述大地上Lost in the Land of Assyria.........................................68在我父亲的年代,这个流落到美索不达米亚北端内陆山区的以色列族群有一个精神上的首都,那就是札胡。引自 11 失落在亚述大地上Lost in the Land of Assyria.........................................681888年到1906年之间,札胡的犹太人口从一千五百人增加到两千四百人。1930年时,犹太人虽然只占札胡总人口的百分之五,但他们相信自己居住在“库尔德斯坦的耶路撒冷”。引自 11 失落在亚述大地上Lost in the Land of Assyria.........................................68在后来的岁月里,在遥远的中国、印度、委内瑞拉及衣索匹亚等地形成的犹太群落纷纷将自己的根源追溯到那些“失落的部族”,但最能直接宣称这点的,非库尔德斯坦犹太人莫属。无论如何,他们世世代代都待在古代先祖被亚述人放逐之处。他们没有“衰亡”,甚至不曾失落。他们不过是存在于文明纽带的遥远边陲,因而被其他人忽略。引自 11 失落在亚述大地上Lost in the Land of Assyria.........................................68库尔德犹太人最辉煌的成就不是建造巴比伦空中花园,或是起义对抗罗马帝国统治,而是某种看似远比这个更简单、却又无比诗意的东西:也就是他们跨越时代兴衰,成功生存下来的事实。在他们“失落在亚述的大地上”两千七百年以后,我们如今依然能看到库尔德犹太人的身影。在伊拉克地区的其他犹太人改用阿拉伯语十二个世纪之后,这群库尔德犹太人依然说着古代犹太离散社群的母语——亚拉姆语。引自 11 失落在亚述大地上Lost in the Land of Assyria.........................................68在长达数千年的库尔德历史中,库尔德人一直能够维持自己的族群特征。在那么长的时间里,许多其他族群早已完全相互同化,形成单一主流文化。相反地,几乎所有来到这个山岳地带与他们比邻而居的外族—斯基台人(Scythian)、阿兰人(Alan)、阿拉米人(Aramean)、亚美尼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蒙古人、土库曼人、土耳其人等——都被库尔德化到难以辨识的程度。
——梅尔达德.R.伊札迪,《库尔德人的故事》,1992年引自 15 高山是我们唯一的朋友The Mountains Are Our Only Friends...........91库尔德斯坦是一个地区,不是国家。对生活在此的宗教弱势族群而言,这个事实很可能提供了一种保障。这个位于中东阿拉伯世界北方尽头、被崇山峻岭环抱的弧形地理区域面积超过五十万平方公里,略大于西班牙,略小于法国。它大致沿着托罗斯(Taurus)山脉和札格罗斯(Zagros)山脉的走向,从土耳其东南部及叙利亚东北部往北延伸到接近苏联领土的地方,接着再往南伸展到伊拉克北部和伊朗西部。
这个地区曾发现可追溯至十万年前的人类穴居遗迹。但库尔德人的集体认同关键主要不在共同的过去、语言、种族史或宗教;数千年来,库尔德斯坦经历过太多动荡,教科书上提到的国族凝聚因素在这里并不适用。库尔德认同的根源其实在于山区艰困生活塑造出来的某种独立性格与意识,那是一种边境心态,其中的荣誉感与兄弟之情的重要性远大于一个人碰巧相信哪位上帝,或刚好说的是何种语言。库尔德人的集体意识维系了好几千年,在不断发生的战争与侵略中一直屹立不摇。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领土遭到欧洲列强瓜分,虽然库尔德人的土地被划入五个不同国家的势力范围,却没有因此而瓦解。
对生活在这些偏远山区的人们而言,数百公里外大城市中的宗教狂热和民族主义运动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欧洲犹太人长期面临恶毒的反犹太主义势力威胁,即使在巴格达,犹太人也会受到某种程度的敌视。但库尔德地区的犹太人几乎不曾遭遇这种处境。他们工作、生活、向犹太上帝祈祷、说着自己的语言,这个情况在两千七百多年来未曾受到大幅扰乱。
遗世独立的环境孕育出手足兄弟的情谊。在这个地区经常会发生的洪水、饥荒与库尔德部族血腥斗争中,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徒经历的是同样的痛苦。如果哪一年小麦、五倍子或烟草的收成格外丰饶,所有族群都能受益于大地的恩赐。在相当程度的意义上,他们在身为穆斯林、基督徒或犹太人之前,首先是库尔德人。引自 15 高山是我们唯一的朋友The Mountains Are Our Only Friends...........91以色列最雄辩滔滔的外交官之一——阿巴·埃班(Abba Eban)也指出,“我们的一大忧虑是源自东方伊斯兰地区的移民大举涌入,将以色列的文化水平下拉到周边世界的水平。”……以色列总理果尔达·梅厄(Golda Meir)有一次提出这个问题:“我们是否有能力将这些移民提升到合宜的文明程度?”
来自阿拉伯世界各地区的犹太人在以色列普遍受到歧视,有时甚至有人进一步对不同国籍背景的犹太人进行价值排序。引自 22 合宜的文明程度A Suitable Level of Civilization...................................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