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当“抒情”与“现实主义”相遇
主义现实主义要求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卢卡契对“典型”的创作方法做了这样的阐释:“每一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对其所经验的材料进行加工(也利用抽象这一手段),是为了揭示客观现实的规律性,为了揭示社会现实的更加深刻的、隐藏的、间接的、不能直接感觉到的联系,因为这些联系不是直接地露在表面,因为这些规律是相互交错的,不平衡的,它们只是有倾向地发生作用的,所以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艺术上和世界观上就要进行巨大的、双倍的劳动,即首先对这些联系在思想上加以揭示,在艺术上进行加工,然后并且是不可或缺地把这些抽象出来的联系再在艺术上加以掩盖一把抽象加以扬弃。通过这一双重劳动,便产生了一种新的、经过形象表现出来的直觉性,一种形象化的生活表面。这种表面,虽然在每一瞬间都闪烁着本质的东西(在生活的直觉中则不是这样),但是却作为一种直党性、一种生活的表面表现出来。 引自 第二节 当“抒情”与“现实主义”相遇 真理真理!!!
29人阅读
soooooooosweet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三节 回到“生活世界”
穆敏老爹告诉他,一年总有一段时间在想死,因为“人应该时时想到死,这样,他就会心存恐惧,...
-
第一节 两个汪曾祺
布斯意在提醒我们注意,当进入写作环节时,作者有可能摆脱日常生活中他/她作为一个人的形象,...
-
第二节 当“抒情”与“现实主义”相遇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