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阅读与变现
本书终章了。什么事都能和钱扯上关系。除此之外,还能期待什么?
Why——阅读可以变现?
不通过快速学习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因此学习读书是刚需。——贩卖知识焦虑的人如是说。
在书里,作者告诉我们2018年阅读变现的行情。
到了2022年,市场饱和了吗?阅读变现的形式有可能突破吗?
What——阅读变现的形式有哪些?
直接:听书稿、书评、办读书社群、培训、演讲等流量变现。
间接:阅读提高职场竞争力,升职加薪。
How——阅读变现形式中,作者重点介绍如何把一本书变成一节课。具体怎么搞?
以用户为中心,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方式。
How——我们怎么保证自己分享的内容是以用户中心?
应用商业领域的价值主张概念(见下图),三个S:
开一个读书会,要如何分析这三个S?(下图)
另外,要懂得借助搜索获得用户调研、用户数据,帮助你定位目标用户。
搜索关键词:用户画像、用户数据、用户调查等。(搜索技能太重要!)
How——三种阅读方式如何运用?
快速阅读:优先考虑实用性强的书。通过快速阅读找到一本书的9个核心概念。一节微课半小时,把一本书的3~9个概念讲清楚。
主题阅读:延伸所找出的概念,从而确定每一节课的主题。
深度阅读:确定微课主题之后,通过深度阅读挖掘出理论框架和生活案例,这样才能把一个概念讲透彻。
碎片化阅读:穿插使用于寻找某个概念体现的生活案例,或者搜集其他人对某个概念的解释。
What——如何养成阅读习惯,进阶为阅读高手呢?
首先,保证每天阅读一点点。从一点点开始,不要一上来就要求自己每天必须一小时读完一本书。每天都做同样的事情,让你越来越快地进入读书状态,专注学习的状态。
其次,阅读方法要刻意练习。比如专门话一个月,每天挑选一个固定时间,练习快速阅读。
另外,读完要做分享,比如读书会、领读、写导读、写书评、录制音频节目、做一节微课等形式,重点是要获得反馈,才有进步。
此处作者举了一个100天阅读打卡的进化路径(下图),可以实操一起来。
通过阅读,让你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能帮助更多人,进而可以建立个人品牌。
What——个人品牌战略有哪些?
第一种:稻草战略。不要等到你非常厉害了才开始行动,而是要马上行动——利用自己的微弱优势去帮助别人,然后慢慢累积个人影响力。比如没有能力做一节微课,就可以把阅读内容发到SNS(咦,不就是我现在做的事情吗?)
注意:想要在红到发紫的知识变现领域,制造差异化,就得争取获得一手信息、源头信息。这比起竞品的二三手信息,是很大的优势了。
第二种:冠军战略。在细分领域争做第一。
第三种:抽签盒战略。你一开始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领域,就多去尝试。比如读一些所谓的没有用的书、之前不可能接触的书。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它的价值。
How——这三种战略如何选择?
作者说:我咋知道?(为这个“机智”的回答点赞)
这个问题还是参考秋叶大叔的《个人品牌技能指南》一书更靠谱。原谅2018年时候的作者大大,经验不足啦。
📣忍不住跟作者碎碎念:
1、本章令我觉得眼前一亮的地方,一个是3S就读书会的具体举例,解释得很清晰,向作者学习把三个S问到点子上!
另一个,是稻草战略中【即使只有微弱优势,都应该马上去行动】这个观点。为我的写作变现之路打了一剂强心针。
2、作者教我们学习了洋葱阅读法,可以少被知识焦虑症割韭菜。真是很会抓用户痛点啊。(下图)
3、洋葱阅读这个名字的由来,居然是读书会收集反馈的形式啊。所以,我读第一章时候对书名的期待,就只换来了一个失望的“啊”。(下图)
4、本书我一共攒了六条金句,其中一半都是作者从别人哪里借用的。啧啧啧,作者你偷懒了哦。
🏅本书金句(截止第七章):
• 用户不关心的内容,他们关心的是你的分享会不会让他变得更好。(from 《用户思维+》)
• 成长的裂痕到底是什么,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from 罗振宇《奇葩说》第四季)
• 一个人有多强大,实际上就看到他到底积累了多少知识晶体。(from 古典老师)
• 阅读就是在可以利用的时间里,以你自己能理解的程度去学习。
• 时间管理的本质就是精力管理。
• 如果到处都是重点,也就意味着这本书没有重点。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